瞻仰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感受先烈力量,不

广州黄花岗公园是为纪念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墓园年建成,正门牌坊高13米,上刻孙中山的手书“浩气长存”四字,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文历史沉淀最为深厚的烈士陵园之一。公园荣誉: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整体建筑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陵园风格,在具体建筑上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墨池建于年,池中间拱桥桥面为细密阶梯,行走在上面让人自然低头缓行,恭敬地向前方烈士墓默哀,气氛庄严肃穆。桥身两侧花朵形的喷水源源不绝,寓意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黄花岗公园里70多年树龄老榕树,见证现代中国的变迁与发展。年4月27日,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喻培伦、林觉民、方声洞等多人殉难,潘达微先生将收敛到的72具遗骸营葬此地。纪功坊由72块方石叠砌成崇山状,象征72烈士,其上耸立自由神像。黄花亭建于年,是为前来拜祭烈士的人民提供休息的场所。亭亭黄花,离离丰骨,以“黄花”命名,深深寄托着后人对英烈们高尚气节的赞誉之情。前人挖井,后人吃水。建于民国十五年的黄花井,随着岁月变迁,已经成为历史文物。黄花寄哀思,感受先烈力量,不负韶华,争当时代先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