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潘俊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凝聚辐射功能作用,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11月5日晚,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开幕式上,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带领观众重返延安,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用充满地域特色的民间舞,悠扬高亢的陕北风格音乐,生动呈现延安文艺工作者学习、劳动、创作和战斗的场景,沉浸式展现当年中国文艺青年用艺术当武器,满腔热血投身革命的峥嵘岁月。本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以“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为主题,邀请40部精品剧目在京集中展演,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爱国主义主旋律,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展演季将从年11月持续至年1月。据介绍,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集中展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展演剧目既有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民族歌剧《雁翎队》、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黄梅戏《不朽的骄杨》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有昆曲《李清照》、话剧《林则徐》、舞剧《昭君出塞》《红楼梦》等历史题材作品,还有话剧《人世间》《寻味》、京剧《楝树花》、越剧《钱塘里》、音乐剧《三里屯42号》等现实题材作品。此外,还邀请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话剧《如梦之梦》、音乐剧《基督山伯爵》等优秀作品参演。这些剧目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动缩影,生动诠释“大戏看北京”和“来北京看大戏”的丰富内涵。本届展演季展演剧目涵盖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云集部分中央文艺院团,市属文艺院团和来自上海、天津、河北等多个省市的文艺院团,以及部分民营演出机构,顶级戏曲院团、高水平歌舞剧团、优秀话剧团等齐聚北京,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展演声势。展演季不仅是业界和广大戏迷朋友的节日盛宴,还在剧目创作生产、文艺样式创新、舞台科技应用、人才培养、文旅融合等方面为院团之间、主创之间搭建经验交流互鉴的平台,项目合作洽谈的平台,促进不同艺术门类、不同流派间共同发展。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线下演出空间多元,既包括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首都剧场、天桥艺术中心等地标性综合剧场,也有繁星戏剧村、小柯剧场在内的城市小剧场,同时还有颜料会馆、园博园等演艺新空间。展演期间,将推出一定数量的公益场演出,部分展演剧目将设置低价票,尽最大可能让在京市民群众走进剧场,欣赏到高质量的舞台艺术。除丰富多彩的线下演出,展演季还在北京时间、抖音等互联网平台搭建“云剧场”,开设“云展播”平台,同步直播部分线下展演剧目,展映名家名作经典剧目,线上线下交错穿插,持续放送精品力作,满足市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