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广告、规则、章程等都是说明文的范畴。作为独立的文体,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基本的写作格式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说明文呢?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下面了解一下说明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1.明确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点
明确了说明对象以后,就要寻找说明对象的特点(与其他事物或其他同类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明确了特点以后,才可进行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等等。
2.依据对象特点,确定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一般有四种说明顺序。
(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采用空间顺序。采用空间顺序来说明,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南州六月荔枝丹》。
(2)时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如计算机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书籍的演变过程等,采用时间顺序最容易表示清楚。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采用时间顺序来写,各个阶段的层次一定要清晰,每个阶段的特点要鲜明。
如《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人类的出现》。以科学实验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依据实验本身的顺序,它也可看作是时间顺序。说明一个物理或化学的实验也是这样的说明顺序。
(3)总分总的顺序,这是就文章的整体而言的,如果需说明的事物比较多,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说明。
(4)以说明逻辑事理为主的说明文,按逻辑顺序去说明。如《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3.说明方法:支撑文章的主要手段
(1)举例子:将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如《生物入侵者》,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的入侵,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例子有力地支撑了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
(2)列数字: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运用了说明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体积等。列举的数字必须准确,什么时候该用确数,什么时候该用约数都要准确把握好,不可模棱两可。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做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的方式:被说明的对象(概念)=本质特征+属概念。常见结构:①……是什么;②……叫什么。例:仿生学是一种借助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原理去改善现存的或创造新型的机械系统、仪器设备、建筑结构和工艺过程的边缘科学。
(4)打比方:运用比喻,能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贴切而有美感,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吸引读者。
(5)做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在说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时,就进行了比较。
(6)做诠释:诠释与下定义有区别,下定义必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内涵,而诠释则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事物进行说明。表达上,下定义比做诠释语言更精练。如:我们在说明某一种产品的时候,就可以分别从构造、功能、效用、质量、价格等方面去说明。
(7)列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相信同学们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了解了说明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试试上面的方法,一定会让你的文章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