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为躲避战乱,她和丈夫颠沛流离来到西南一处村庄。当他们看到四面环山,泉水叮咚的美景,连日的疲惫也一扫而空,一家人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他们亲手设计并建造了一栋80多平的住宅,设计了3间房和一间厨房,这也是他们一生中唯一一次为自己设计房屋。这栋房子花掉了他们本不多的积蓄,甚至当掉了大部分的家当。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不得不为争取每一块木板和砖块,甚至为每一根钉子而努力。
他们唯一没有当掉的是一台留声机和几张唱片,这是他们生活的信念。战乱时代,每天她都要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亲手做出每一顿饭,哪怕听到空中正响着警报声。
生活再苦,也要葆有情趣;命运再难,也要不慌不忙,淡然应对。
她的名字诗情画意,她的作品流传至今,她的淡雅和从容、睿智和坚强,让人津津乐道。
她就是林徽因,一个交织着美与智慧的灵魂,既有东方的典雅,又有西方的飘逸。她的一生充满令人仰慕的光芒。
01林徽因的优雅
林徽因无疑是美的。
一生挚友金岳霖曾送给梁思成和林徽因一副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冰心也称赞她“美丽有才气”。堂姐妹们也对她的衣着和谈吐交口称赞。
林徽因在美国留学的女同学也夸奖她“一位高雅的、可爱的姑娘,像一件精美的瓷器。”
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女士也说“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
美人的容貌会随着时光而流逝,但林徽因的美却多了岁月的沉淀,更显优雅之美。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岁月永存。
她没有沉迷于自己外在的容貌,努力充盈自己,内外兼修。
她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中写到:你是那人间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她作为建筑师,参与设计国徽,她跟随丈夫踏遍荒郊野岭,只为那民俗古宅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她在家里创办富有文化气息的艺术沙龙,巴金、朱光潜、萧乾等文学巨匠齐聚一堂。她是那璀璨的明珠,不断迸发灵感的火花。
她的优雅是“富养”出来的。
林徽因生于官宦之家,中学读的是贵族学校—--培华女子中学,也让她有机会精通英语。父亲林长民赴欧洲考察时,特意把她带去。
欧洲游学的经历,让她大开眼界。在这里,她汲取了新时代女性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更让她兼具东方神韵。
当一个女人有足够的阅历,见过世面,她就会明白自己的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
这份淡雅和从容,让她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不会盲从。
徐志摩“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热恋,让她沉迷;金岳霖的仰慕和追随,没有让她迷失;梁思成的志同道合,才是她的眷恋。
所谓的“富养”并非只是物质的充盈,更是内心世界的满足。这份沉静足以让她在浮世的繁华中,安守一方纯粹的世界。
父亲林长民思想开通,为女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让她在与人交往中乐观豁达,拥有自信。这份“富养”出来的学识和修养,让她在以后的岁月中不失优雅智慧。
做一个优雅的人,提升内在修养,从容面对外在凡间,即使在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中,也不失分寸,也能保持洒脱的气质,心若菩提,清风自来。
02林徽因的率真
孟子有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诚是上天的准则,而追求诚是做人的准则。
在浩瀚宇宙的时间轴中,即使如流星般划过,也要不失掉最初的美好,深藏入骨的真诚与率真,才是空谷幽兰中最永恒的气息.。
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有一句台词:不论你做什么决定,你一定要真诚面对自己。
真诚,能让自己活得坦荡,也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以诚相待。
林徽因性格中率真的特质,让她在青春热血的年华,收获爱情和友情。
年,梁思成因车祸受伤住院,林徽因和家人一同探望。
炎炎夏日,梁思成身体不舒服,心情也愈发烦躁,林徽因便留下来照顾他。林徽因细心地帮他擦汗,翻身,还讲笑话逗他开心。
快乐是治愈病人最好的良药。林徽因的温言细语,让梁思成的内心感到踏实,他也对这位灵动的女子更加倾心,尤其是她率真不做作的性情。
在林徽因的精心护理下,梁思成很快就康复了,父亲梁启超更是盛赞:我又得一可爱的女儿。
年,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矫情,不虚伪,有如此真挚的情感,林徽因值得一生的呵护。
年,梁思成出差归来,林徽因坦诚地对他说:“我同时爱上两个人,不知道如何是好。”她把梁思成当作最信赖的人,没有隐瞒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他商讨解决之道。
梁思成很痛苦,但他还是说:“如果你选择老金,那我祝福你们。”
当金岳霖得知梁思成的话语,他对林徽因说:“看来梁思成是真爱你,我不能伤害真正爱你的人。”
至此,金岳霖一生未娶,默默守护林徽因,甚至他们吵架后,自己还成为他们两人婚姻的调解员。
爱是成全,他们三人彼此坦诚以待,结下一世的缘分。
林徽因用她的率真,成就了爱情和友情。
林徽因生命中还有一个避不开的身影是徐志摩。
年,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赴英国游学,与徐志摩相识于伦敦。彼时,徐志摩才华横溢,谈吐优雅,对林徽因一见钟情,倾倒于她的聪慧美丽。
徐志摩已经与张幼仪成婚,睿智如林徽因明白,自己的幸福不能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之上,也不能让自己陷入情感漩涡。父亲游学结束后,她跟随父亲一起回国,之后缘定梁思成。
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社会舆论对他的种种指责,并未随着他的离世而停止,甚至变本加厉,各种曲解和诽谤铺天盖地。
这时,林徽因不再沉默,她写下《悼志摩》,肯定他的才华,客观评价他的性情。她写道:志摩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
林徽因的至情率真,再次彰显她真诚的宝贵品格。
她的真情实感,她的包容之心,她的坚守底线,她的处事方式,她的明辨是非,让她活得通透从容。她何尝不是我们的典范呢?
03林徽因的独立
林徽因的童年经历比较特殊,小时候很少大笑,更多的时候是微笑。她的母亲是父亲的继室,目不识丁,和父亲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家里还有其他妾室的弟弟和妹妹们。
她的生存空间有限,不仅要乖巧地安抚母亲的不快乐,还要努力在祖父、祖母和父亲那里展示自己的聪明伶俐。
林徽因的姑母知书达理,通晓诗词歌赋。她自小跟随姑母学习,耳濡目染中国传统女性的淡雅贤淑。
在静静的庭院中,她饱读诗书,也慰藉那颗敏感温柔之心,这让她的内心更丰盈,性格上也更独立。
16岁,她跟随父亲去英国游学,在伦敦居住一年。她没有迷失在外面的世界,反而注意到有这样一门学科“建筑学”。她开启了与建筑的不解之缘,“建筑师”也成为了她的梦想。
林徽因选择的建筑学还没有成规模,她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但是学校这门专业并不招收女生,她只能选择美术学院,然后旁听建筑专业的课程。
年,林徽因经过努力,成为建筑系的助教,这也让她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挚爱的建筑专业。
梁思成也是深受她的影响,才选择建筑学专业,之后成为国际知名建筑学家。
他们为中国建筑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共同完成了《论中国建筑几个特征》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国建筑史》等建筑学资料。
留学欧洲期间,她就考察过那里的古建筑。回国后,她和丈夫梁思成又跋涉千山万水,实地考察偏远地区的古建筑遗址。
建筑行业,历来的传统是男子的天下。林徽因却在这个传统领域为女性挣得一席之地。
她兢兢业业地对待测量古建筑的工作。为了得到精准的数据,她常常爬上这些古建筑,亲自测量,从未因为自己是女性而躲避。
她性格中独立的一面,让她忘我地投入工作的状态中,她的成就无愧于她的敬业。
林徽因为保护古建筑殚精竭虑,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方案倾注心血,为传统手工艺品景泰蓝的传承呕心沥血。她和丈夫梁思成更是共同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她左手文学,右手建筑,林徽因的优秀,不输于任何男人。
写在最后
女神的圆满,靠自己成全。林徽因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成了曼妙的风景。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提出“双性化人格”的理念:男人性格中要有女性温柔的一面,女人性格中要有男性刚毅的一面。
林徽因恰好体现了女人中的男性独立坚强的部分。当父亲不幸去世,她明白没有了父亲的庇护,以后的路要学会独自面对,要坚强地走下去。
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学会坚强。安静是一种积蓄力量的状态,厚积薄发。当我们足够强大时,有力量支撑,就不会被痛苦击倒。
林徽因用她的优雅独立,率真坦诚,用她的修养和才华,展示着对感情生活和事业的热爱。她的诗情才气,她的建筑造诣,她的灵魂带着的香气,每一项都满足了男人对女人的向往。
她精彩的一生,诠释了女子该有的气质和风姿。
作家林清玄也说,女人最高层次的化妆是从内在改变,多读书,多思考,乐观而善良,用学识和修养装点出生命的色彩。
岁月匆匆,愿我们都能活得真实,活出自我,在生命的最佳状态,找到内心的平和,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梁思成与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