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的涂鸦墙

临时决定去中国人民大学,是因为想重游“水木清华”和“未名湖畔”,从手机地图上一查要经过人大,而且早就知道人大有一面涂鸦墙,于是去一看究竟。涂鸦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年开始出现在北京。而人民大学的涂鸦墙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北京之墙”,它的声明远播和年北京奥运会有些渊源。现在涂鸦墙全貌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天,北京电视台奥运节目组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开展了许多营造文化氛围的行动。如今在人民大学南路的尽头依旧可以看见当时所立的纪念碑,上面记载了画墙的始末:“乙酉初冬,适逢距零八年北京奥运千天之时,位志愿者齐聚中国人民大学南路,以‘奥运向我们走来’为题,同擎画笔,共襄盛举”。“北京之墙”就这样应运而生。人大涂鸦墙位于人民大学南路,最早的涂鸦由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厂艺术天地、海外留学生等的志愿者所创作,京剧脸谱、奥运中国印、奔跑的刘翔等形象都被画到了墙上,原本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涂鸦艺术,从此成为了一道充满人文奥运魅力的独特风景。年奥运会举办之后,这里逐渐冷清下来,年北京APEC峰会时被刷成了红色,年,一些涂鸦者们重回人大南墙再添新作。如今人大涂鸦墙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了,但从中国水墨画、马王堆的汉墓壁画、忍者神龟、京剧脸谱等作品依次排列,虽然不复当年的热闹,像我这样慕名而来的游客大有人在。涂鸦墙局部在我印象中,中国人民大学是一个神秘又有些古板、理论性、自由性差的大学,但从这面墙中所映射的是一个开放、充满青春和现代气息的人民大学,这应该不是我个人的看法,从网友的评论可见一斑。涂鸦墙局部“人大校内那面涂鸦墙也有年头了,我想人大是当时北京高校中唯一允许有涂鸦存在的名校了。”“一块涂鸦墙只会增添校园内的青春气息,不会有什么麻烦的。”“以前我曾站在‘不合作’的涂鸦者的立场,片面性地认为‘北京之墙’上的涂鸦没有‘涂鸦精神’。今天我对‘北京之墙’的产生及其意义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能在公共的空间里,让公共艺术生存,且感染公众,这,是一座城市的荣耀,而非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