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京(~),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像多数中国画家一样,王王西京最初的艺术实践始于披阅、临摹古今名作。当时,他还只是一位西安美术学院附中的学生,却已不顾社会上各种严厉的非议,不顾物质条件难以想象的艰苦、困窘,独自闭门悄悄反复临摹着《八十七神仙卷》(武宗元)《送子天王图》(吴道子)《群仙祝寿图》(任伯年)《李贤墓壁画》《永泰公主墓壁画》《永乐宫壁画》《水浒叶子》(陈洪绶)等大量艺术精品。
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深深激励着他,他以一个青年人的热情仔细体味、钻研其中的一笔一墨,苦苦追寻着那每一勾一勒中蕴藏的深机微意;正是这种砭骨浸髓的刻苦为他以后创作打下了丰厚、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期他发表了数目众多的国画、连环画、速写、插图、年画、宣传画等。这些作品大都功力扎实,风格质朴,讲究技巧、手法多样,虽还略带稚嫩,有年轻人的火气、刻意,但许多地方已露出一种非常独特的虔挚灵秀、风流蕴藉的美。
自年开始,王西京全面转向独立的人物画创作。他先后发表了《作家柳青》《爱国诗人于右任》《彭德怀》《张学良、杨虎城》《作家巴金》《画家齐白石》《孔乙己》《阿Q画押》等一系列力作。这是画家创作道路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些作品里,王西京仿佛沉浸在一座座历史的纪念碑之中。他全神贯注于历史,忠于历史,力图最大限度地准确再现历史。
因此,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他采取绝对写实,极力拼除主观情感,将一切内容都强压在对历史本身全然不动声色地描绘当中。在这些画里,造型起着支配性作用。王西京充分发挥自己学院式教育的长势,认真分析、探索人物特殊的命运、时代背景、心里及个性气质,从造型上奋力突破,一扫以往国画人物的程序化、概念化倾向,尽量赋予每一个人物以自己的、完全独特的、符合其时代的性格及精神面貌。
这一时期,王西京笔下的人物大多严格写实,形象刻画极其严谨、客观、冷静,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能显示着一种逼真的历史感。从审美上讲,这时王西京的作品多具有朴素、大方、庄重的美,单纯、凝练中聚集、积压着力量。同时他的传统中国画功力深厚的特点在这个时期也已显出锋芒。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要用线,许多人物只以线勾勒而出,略略皱之,而线的转折、起承、变化无不冷峻、犀利、准确、充满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