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创作既要懂得对抗也要学会适应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润

11月27日,著名作家、编剧刘恒现身第九届乌镇戏剧节首场“小镇对话”活动现场,与史航、孟京辉进行“文学与剧场”的主题座谈。刘恒提出,文学和戏剧本质上都是一种“对抗”,而生存和创作都需要学会进化自我和适应环境。

文学和戏剧的本质都是“对抗”

在刘恒看来,文学和剧场之间的内在基因极其相似,起源都与人的精神需要和自身生存环境有关,“所有的文学和剧场的内容,全都与人的欲望有关。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都成为文学和剧场最主要的内容和主题。作为一个写作者,基本技能就是对文字的支配和感觉,能够赋予文字多大的能量。”刘恒认为,写作还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没有那些东西,仅仅靠文字上的华丽或游刃有余,作品的价值是非常低的。”

对于文学和戏剧的本质,刘恒总结道,“文学和戏剧的真正本质应该是一种‘对抗’。文学是对时间的对抗,文学是对现实的对抗,最根本的还是跟不确定性的命运的抗争,在精神上抚慰我们、安慰我们。刘恒表示:“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一个认识到自己缺点并努力改正自己缺点的人,我们热爱文学,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写小说和写剧本有很大不同

刘恒认为创作小说和剧本有很大不同:“写小说,需要作者对文字有着细腻的感觉。但写戏剧、电影剧本的时候,‘听觉’特别重要。因为剧本涉及到人物说的台词。我小时候在北京胡同里长大,所以我写作的时候,从小听院子里的男女老少说话的腔调就在耳边响起来了。我记得我写《窝头会馆》的时候,一边写一边大声读出来,看我自己听着顺不顺。”

刘恒还表示:“如果写作者不考虑剧场、摄影机,银幕,也不考虑演员和导演,只是面对自己的文字,那么自由度非常高,一个天才的作者就是自己世界的‘国王’,有极大的发挥空间。但一旦文字要转换成其他艺术形式,导演就成了‘国王’,有权力改变一切。这时创作就会脱离了文字,有无数的人介入进来。”

刘恒透露,即便都是编剧,创作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也存在很大差异:“电影剧本比话剧剧本的阅读价值低。话剧剧本写得好的话,真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棒的纪念碑。戏剧剧本对台词要求非常高,但电影剧本顶多只是一个设计图,编剧就像一个‘侦察员’,侦察作品题材的范围、深度和潜质,然后提供给真正的‘战斗者’,由导演率领整个‘部队’冲锋陷阵,完成作品。所以我跟很多导演合作之后,就对他们说:‘你的电影一旦在银幕上放映,我的剧本就被你们埋葬了,你的电影就是我的剧本的墓志铭。’”

要学会进化自我适应环境找到生命价值

现场,一位中文专业出身的观众希望刘恒对年轻人创作给予一些建议,刘恒诚恳说道:“很多在小说领域很优秀的作者,尝试编剧工作时会感到无法忍受。我想说,编剧这个职业的竞争者非常多,而且合作者都是一些非常苛刻和挑剔的人,所以你要对整个环境有清醒的观察,要用你最适宜的方式在这个环境里找到自己最恰当的位置。”刘恒坦言:“其实在任何人类生存环境里,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淘汰机制。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人的自我反省能力和自律,以及自我反省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我认为,能够准确捕捉最有效的知识、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特点找到奋斗目标、找到自己最恰当路径的人,离成功可能比较近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