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葺一新的顾正红纪念馆近日面向社会公众正式开放。东方网记者了解到,此次改造升级通过对场馆建筑外立面、纪念广场、顾正红烈士殉难处等进行修缮改造,引入智能化展陈方式,增加“五卅”运动相关展陈内容,全景式展现顾正红烈士生平事迹和“五卅”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顾正红(年—年),江苏滨海人。顾正红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起来的优秀工人代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年5月15日,日商借故将内外棉七厂工人骗离工厂,并贴出公告关厂停工。顾正红组织工友冲进工厂与日商评理,惨遭日方枪击英勇牺牲,随后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像火山一样迅速燃遍整个上海,席卷全中国。
顾正红烈士殉难处位于澳门路号(原国棉二厂内)。年5月,塑建高2.5米的顾正红烈士像并立纪念碑。年9月,顾正红烈士殉难处被公布为上海市普陀区第一批革命纪念地。年,顾正红烈士殉难处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30日五卅运动83周年纪念日,顾正红纪念馆在其殉难处原址建成开放。
修葺一新的顾正红纪念馆建筑外观采用独特的锈蚀耐候钢材质,塑造出一组错动的立方体组合,结合钢柱内退、四面悬挑的方式,创造出舞动的红色绸带,并成为场馆最具标识性的形象特征。“红绸”将馆前休憩、馆内参观、殉难处通道往返这三个区域串接成一条连贯的心理变化动线,与馆内展陈信息巧妙嵌合,隐喻着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革命先烈们所走过的红色抗争道路。
根据场馆设计方介绍,之所以选择锈蚀后的耐候钢板作为建筑立面材料,是因为钢既代表着工人革命者的阶级特征,也代表着工人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钢铁作为工业建筑的常用建材,最能代表顾正红烈士的工人身份。锈钢原本只是弃之不用的废材,通过设计的巧妙转化,锻造出“红绸”的锈钢又重新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不仅艺术感十足,也谙和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理念。
此外,位于顾正红纪念馆后方的烈士殉难处也体现着设计者的巧妙构思以及对于革命烈士的深情缅怀。石碑选用花岗岩石材,5块石碑由大到小排列,光滑面与凹凸面相间,既寓意着顾正红烈士牺牲所引发的一系列历史浪潮,也让祭奠者感受到一种肃穆庄严的环境氛围。石碑上镌刻着年时任中共华东局书记魏文伯题写的“顾正红烈士殉难处”几个大字。阳光从墙体的间隙处倾泄进来,营造的光影效果犹如党的光辉洒满大地。五角星则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明天。
上海普陀红色资源集聚,有着“赤色沪西”的美誉。从上海开埠以来,普陀区成为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和党的早期组织重要活动地之一。下一步,普陀区文旅局将围绕全力打响“苏河水岸”文旅品牌,深挖普陀红色基因,切实提升城市软实力,紧紧依托顾正红纪念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上海纺织博物馆等红色场馆资源,用文旅语言讲好红色故事,培育好红色旅游、工业旅游、苏河旅游的新地标,让红色成为普陀最鲜亮的底色,全力助推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文章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