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长春市中小学师生,陆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师生共同开展、各学龄段全覆盖、校内外联动共建,成为主题教育活动的突出特点。
邀请“影子校长”参加教育活动
4月4日上午,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近名教师来到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告慰英烈传遗志强国有我壮师魂”清明祭扫暨主题活动。适逢国培计划—年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提升培训吉林省教育学院义务教育校长班来校跟岗研修,学校党委重新规划了该项实践课程,邀请“影子校长”一同参加仪式,追思缅怀。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苏携五个支部书记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寄托哀思。教师诵读原创诗篇《垂柳祭清明,梨花慰英烈》,缅怀革命先辈,告慰逝去英魂,表达了“强国有我、强校有我”之决心。
学校党委副书记孙东梅介绍,一直以来,清明祭扫是八十七中学志恒课程的重要活动载体和教育传统。党委以此为契机,强师赋能铸魂立德,传承红色基因,传递革命薪火,传播英烈事迹,引领全校师生厚植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澎湃的精神力量。
各年级学生积极参加
连日来,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与长春解放纪念碑前,经常出现中小学生的身影。
4月3日,绿园小学开启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首先在校园内举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升旗仪式,通过庄严的升旗仪式、主题鲜明的国旗下讲话,寄托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哀思,树立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随后,学校各年级60余名少先队、10余名党员教师代表来到长春解放纪念碑前,举行清明节祭扫活动。
几日前,北安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在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英烈丰碑励少年”主题活动。全体师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过程中,伴随着照片、文字、雕像、仿真场景以及解说员地讲述,为大家展现了革命烈士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面对敌人所表现出来的威武不屈和顽强斗志。同学们纷纷说,被烈士们忠贞的革命意志所感动,为烈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所折服。
校内外联动开展爱国教育
4月4日上午,长春博物馆南大营旧址陈列馆联合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长春市第五十六中学小学部及南岭街道华阳社区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清明节纪念活动。
主题教育中,多名师生及社区工作者参观了南大营营房旧址、历史照片及文献文物,学生通过默哀、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多种途径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哀思,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
长春博物馆南大营旧址陈列馆工作人员王瑶介绍,作为吉林省首家社区博物馆,肩负着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的责任。“通过开展此类教育活动,可以与学校教育实现内外衔接,做好课堂教育的校外补充,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利用好自身资源,传播正能量。”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常麟祥
审核:苑广鸿
责编:廉兴连
编辑:石天慧
设计:毕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