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中有一幅名画,叫做《拿破仑一世及皇后的加冕典礼》,是法国画家达维特的作品。
《拿破仑一世及皇后的加冕典礼》是达维特记录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拿破仑为了巩固帝位,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
欧洲各国大都信奉同一个教,故而罗马教皇的地位似乎在各国君主之上,欧洲皇帝必须要得到教皇的加冕,才算名正言顺,连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不能例外。
但傲慢的拿破仑到底跟其它皇帝不同,就在教皇拿着皇冠要给他加冕的时候,他一把夺过皇冠,自己戴在了头上,表示这顶皇冠并非你赏给我的,而是靠我自己的战功夺来的!
画家达维特为了表现这一惊世骇俗的场面,可谓煞费苦心,他没有直接画拿破仑“夺冠”的场面,而是改为拿破仑在“夺冠”之后,正在给自己的皇后加冕,既避免了教皇的尴尬,同时也表现了拿破仑的不同凡俗。
听说达维特还另外画了一幅复制品,两幅画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其中四位次要的宫女,在衣服颜色上略有不同,这是鉴别原作与复制的标志。我看到了原作,也算荣幸之至。
说到拿破仑,就想到凯旋门。欧洲有许多凯旋门,而巴黎这座凯旋门的体量恐怕在欧洲是首屈一指。
有一个对比很有意思,有某一又小又穷的国家建造了一个主体塔,竟达米高!是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五、六倍高,是纽约自由女神像的四倍高。
但是,仅靠尺寸的高大,砖块的堆垒,远远无法弥补文化的贫乏和自卑。
我家那座《大卫的眼睛》石膏雕塑打坏之后,又买了一座新的石膏雕塑《马赛》,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敢画它,艺术性太高了,怕画不好。
《马赛》其实就是凯旋门四组大型雕塑之一《马赛曲》中的一个老战士头像。你看,凯旋门上随便拿下来一小块,就是一座艺术高峰,可以想象那上面得有多少雕塑、艺术、故事、历史,拱门上甚至建有博物馆和电影放映室。其文化之丰富深厚岂是什么米高的塔可以望其项背的?
凯旋门是拿破仑为庆祝他最为得意的奥斯特利茨战役而建造的,下面长眠着这次战争的无名烈士。拱门内高悬着蓝白红三色国旗,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连法国足球队也是蓝衫、白裤、红袜,国旗色。俄罗斯国旗其实也基本上是这三色,但总是不如法国三色漂亮,可知法国人的审美眼光举世无双。
凯旋门下燃烧着圣火,为纪念无名烈士而长年不熄。(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闲云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