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主要介绍的是英国的白金汉宫以及周边的几个地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氛围,又有美丽的环境,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庄严的白金汉宫正前方矗立着维多利亚女士纪念碑,宫殿的背后有几个私人花园,环境与毗邻的格林公园相似。白金汉宫得名于白金汉屋。这座端庄的府邸于年为白金汉伯爵约翰·舍费尔德而建。
白金汉屋于年出乔治三世购得,之后,他的儿子乔治四世进行了一系列扩建和翻修工程,使其成为今天我们看见的白金汉宫。府邸的改建委托老宫延建筑师约翰纳什进行。完工之后,府邸最终更名为白金汉宫。对于这座新建筑,人们并没有多加使用,直到维多利亚女王登上王位后,将其确立为宫廷的官邸。
年,宫殿的左翼建成,这就使得白金宫成了四方形建筑,朝向林阴大道的白金汉宫正面外墙一度被认为太过寒酸而用波特兰石料重修过,飘在宫殿上方的皇室旗帜表示女王正在宫中。在特殊场合,女王还会从白金汉宫的阳台向大不列颠人民致意。宫殿前广场由身着制服的皇室卫队的哨兵巡逻守卫。
制服为招牌式色,并配有贵重的熊皮帽子。正午时,如果天气允许,广场上就会进行著名的卫队换岗仪式,在半小时的军乐伴奏下,新卫队与完成服务的旧卫队在众多游客面前根据指令精确地完成换岗工作。
宫殿的内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对公众开放。从那时起,人们可以参观一部分白金汉宫的附属建筑,此举显示出了皇室的一种姿态,既想通过亲近民众来巩固君主立宪制,又望借此为重建温莎城堡筹集资金—一温莎城堡在年曾遭遇一场灾难性的大火。
从建筑学的角度说,白金汉宫并没有特殊价值。不同的是,那里的一切—一无论是装饰丰富而又庄严的房间,镶板平顶、讲台、浅浮雕还是家具、闪耀的各种色彩以及大量的装饰都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我们这里居住者的身份。纳什装饰的蓝色客厅的天花板、格鲁吉亚巴洛克风格的皇室舞厅,或是那七盏奢华的灯以及御座室内大理石柱上绘制的玫瑰战争的情景都是参观者可以欣赏的一些重要元素。
宫殿建筑内还有另外两处对公众开放:女王美术馆和皇家马厩。两处在白金汉门路上都有独立的入口。白金汉门路沿着皇室寝宫通往南面,女王美术馆在一栋小型建筑内,最初是暖宫。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到了毁坏,人们对建筑进行重建后向公众开放,展示精选出的皇室收藏,如绘画、图片,家具和艺术品等。
皇家马厩,即皇家马厩和车场,其中安置着皇室官方出行时使用的马匹和豪华马车。其中比较特别的有一辆金色的豪华四轮大马车,从乔治三世起,每一次的加冕仪式上皇室都使用这辆车,另一辆是维多利亚女王购买的在议会大厦开幕时使用的马车,还有一辆是乔治五世购买的玻璃马车。
让我们回头重新走到伯德凯奇街,这条街和林阴大道一样,从圣詹姆斯公园侧面通过。伯德凯奇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查理二世将圣詹姆斯公园向公众开放后,又在公园的南部放置了一个鸟笼,英语鸟笼的读音近似于“伯德凯奇”,以供散步的人取乐。
在街上走不久,我们就能看见惠灵顿军营,那里是皇室卫队五个团的大本营。在军营最东面的边上就是皇家军事教堂或者叫卫队教堂,从年开始对公众开放,年一个黑暗的星期天,教堂里满是早晨做弥撒的教民,而这时一枚炸弹落在了教堂上,推毁了教堂,有人遇难。
教堂的圆屋顶和马赛克工艺却奇迹般地逃过了这一劫,在爆炸中留了下来。继续向东走就到了安妮女王之门街的路口。这条街上有一整排的19世纪初建的房子,同时也是那个时期的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分。就在那片区域,还有一座女王的塑像。塑像已经静静地站在那里3个世纪了。
圣詹姆斯公园的尽头就是伯德凯奇街的尽头,从那开始乔治大道又延伸出一条新的直线,越过议会广场后,一直延伸到跨越泰晤士河的威斯敏斯特大桥。议会广场和泰晤士河中间就是议会大厦和大本钟的所在地。
好了,小编今天关于“英国白金汉宫,伦敦行的主要打卡地之一”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