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admiddot闲阅纪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pf.39.net/bdfyy/xwdt/

提到战争,我们不由自主地便会联想到“世界大战”、“纳粹”、“希特勒”、“集中营”这一类词眼。二战亦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自发生以来,各个国家的纪实作家都耗费极大心血搜集各方面资料对二战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包括《第三帝国的兴亡》《山的那一边》《从乞丐到元首》等。

Bruno

而今天想要推荐的这本爱尔兰作家约翰·伯恩创作的长篇小说《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则选择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纳粹军官的孩子——布鲁诺。

8岁小男孩布鲁诺跟随身为纳粹刽子手的父亲由柏林迁至乡下。父亲心狠手辣,打着所谓“军人责任”“国家复兴”等虚伪的旗号残害犹太人。即便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布鲁诺却仍是单纯懂事,思想清澈。

他在新的环境里因为失去往日的朋友们而感到孤独,整日都是一个人在大街小巷游荡,直到他在新家附近发现一个“农场”并产生了极大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

TheBoyinthe

StripedPajamas

他每日都来看“农场”里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布鲁诺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希姆尔,在那片乡间土地上,希姆尔是布鲁诺唯一的朋友,也是唯一能让他短暂逃离高压恐怖的家庭氛围的出口。

年少的布鲁诺不懂得犹太人与德国人的区别,希姆尔亦不懂得什么叫做囚犯,俩人更不知道这并不是“农场”而是恐怖集中营。两个孩子只是隔着那道围栏,谈论着各自的见闻。就这样,经常见面的二人在相处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联系。布鲁诺也在和希姆尔的相处交谈中得知,希姆尔的父亲不知所踪。

这天,布鲁诺为了和朋友一起寻找下落不明的父亲,钻过铁丝网,换上条纹睡衣,来到了围栏另一边的世界,并永远地留在了那里,和他最珍贵的伙伴,以及许许多多的犹太人一样,永远地留在了那间毒气室中。

/////////

没有人知道这一天正好就是要集中处决的一天,没有人能预测到布鲁诺要走向的是一批即将奔赴死亡的人群,我们能看到的就是这两个穿着相同条纹衣服的,善良洁净的男孩被放在肮脏残忍的舞台中央,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手牵手一起走向未知又恐怖的远方。

没有什么比“把美好撕碎给你看”更震撼人心。

我们认识的是年纪小但是比父亲更懂得尊重他人,对女仆都礼貌以待的布鲁诺,是什么都不懂但是与父亲告别时会做出标准纳粹手势的布鲁诺,是与他人相处时永远充满好奇永远真诚分享自我的布鲁诺······尽管我们对小布鲁诺的遭遇感到痛心,但我们也只能跟随着作者的记叙,一步步走进抑郁沉闷的结局。

苦难中

人的美丑善恶会比稀松平常的日子里更加鲜明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就很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作者从一个8岁儿童的视角讲述了那段历史,通过各种生活细节深入刻画人性,使读者在平和而又富于张力的叙事中窥见了战争中人性的善恶与美丑,在书中人物的行为与抉择之间,完成了一次对人类精神价值的追寻与叩问。

●因为这部小说通篇采用的都是布鲁诺的有限视角,所以相对于其他表现集中营惨无人道的作品而言,它的视角相对温和。在整部小说中,并没有对血腥画面的直接书写。很多地方都是留白,会让熟知这段历史的人不寒而栗,却又让刚刚接触到这段历史的人有了一个心理缓冲地带。

●《美国校园图书馆杂志》发文道:“尽管只是对暴力、盲目的憎恨以及悲惨的条件稍作暗示,伯恩已经引入了关于迫害与恐怖的尖锐故事。作者将坚实的人物塑造与纯朴真挚的叙述结合,让这本书充满力量,让人铭记。对那些知道希特勒‘最终解决方案’的人而言,这本书又为大屠杀文学增添了独特的一笔。”

●本书除了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囊括欧美所有文学奖,先后获得爱尔兰图书奖、巴克夏图书奖、谢菲尔德图书奖等文学大奖。截止年,该小说已被译成42种语言出版,全球销量多万册。改编的电影已经于年9月公映,豆瓣评分9.1。

●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做到了细枝末节的刻画,非常值得阅览,相信在平静的故事走向中能获得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世界和平真挚的向往与追求。

扫码阅读

往期荐读

●sharead·闲阅

追逐光、成为光(一)——我有根,但我流动

●sharead·闲阅

闪烁的冬天(一)——羽生结弦:我心中的理想花滑

●sharead·闲阅

人间世(三)——听心的声音,走自己的路

图源网络

文编

思源读者协会徐欣怡

版编

思源读者协会庄晓慧

责编

侯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