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火化葬礼方式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有土葬方式的习俗。墓碑通常竖立在土葬地点,上面有许多小字。很多人不知道墓碑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甚至不知道墓碑上的文字与主人的家族有密切的关系。此外,除了这些小字之外,墓碑的中央还会有几行大字,往往表示住在这里的人的身份。当然,这些名词中的一些经常被人看到,却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例如:"故、先、显、考、妣"这些词。
在中国,婚丧嫁娶受到高度重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都有非常繁琐的规定。特别是死亡,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信仰。俗话说死者为大,死后是否有鬼和投胎转世且搁置,但是死后的安葬仪式一定要表现出对死者的尊重。特别是在古代,土葬是非常流行的,死者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墓碑,供后人瞻仰。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即使先人已经死去,也会以另一种形式留在人间,让后人铭记。
老人不仅去扫墓烧纸,还和去世的人聊天,这是一种迷信。其实,就像孔子说的“祭神”。祭祀是为了让那些记得死者的人觉得他还在那里,尽管我们都知道没有鬼神这种东西,但它是一种哀悼的方式,就像西方的祈祷一样,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陋习,它是我们自己特有的信仰,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
传统刻碑匠人不仅在主体信息中记载墓主的姓名和禁忌,而且还使用故,先、显、考”等特殊词语,如“故先妣”、“故先考”、“故显考”等,这些词语不能被曲解,它们有自己的礼仪习俗要求。
首先,“故”很容易理解,是已故的意思,在我们的文化中,“死”是一个隐藏的词,祖先用“故”代替。而“考”与“妣”指的是父母,《尔雅》说:父为考,母为妣。有一个成语叫“如丧考妣”,是指丧亲之痛。墓碑上的“先考”和“先妣”分别代表亡故的母亲和父亲,“先”和“显”听起来是一样的,但含义却大不相同。它们都意味着亡故,“显”更多的是一种尊称,以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但‘显’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有效。
如果父母一方去世,将使用“先”一词,如果父母双方都去世,将在竖立纪念碑时使用"显"一词。在另一种情况下,当死的时候没有抱着孙子,只能在长孙出生之前用“先”字,然后我可以加上“显祖考,显祖妣”来表示身份。
因为在过去,古人为父母造功德碑、雕刻寺庙、菩萨供养人碑等,无论生老病死,都有“显考”和““显妣”不论是否在世都可使用,所以“故”这个词很重要。记载名字的家谱,每年祭祖,对于中国人来说,死亡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变相的环节。
而现在火葬很流行,有些人甚至把骨灰直接撒在山上或海上,以表达灵魂的自由飞翔,这样墓碑文化就慢慢消失了。现在很多人都不太在意考在左还是妣在右,也不太在意哪个更有意义,而是喜欢化繁为简。墓碑尽量简单,有的甚至没有墓碑,只有骨灰。但墓碑上的铭文,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家族精神的传承,我们要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正确地传承下去。
墓碑“故,先、显、考、妣”有着不同的含义,是我国源远流长文化的延续,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对这些词的含义和深远的内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千万不要搞错,否则会成为笑话。有人说,人终有一死,虽然人已经走了,但是墓碑文化作为我们缅怀逝者的方式,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