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常听人家说,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死人是没有办法反驳的。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在乱世中,如果你打架打不赢别人,有时候努力的活下去,比气长,也是另外一种实践理想的方式。
于是,我不禁好奇想做个调查,以大家最熟悉的三国时代君主来说,谁才是那个寿命最长,笑到最后的赢家?
01规则
在开始前,我先说一下自己设定的三条规则。
第一,放宽君主定义。不一定是称帝,把一些具有独立军事力量的地方官,比如州牧、州刺史也算进去。
第二,拉长计算时间。虽然说的是三国时代,但由于历史上真正魏蜀吴三个国家并存的时期,只有短短不到50年,所以我把时间轴放大到东汉末年到晋初。
第三,调查纯属趣味。不是要写研究论文,没有把浩如烟海的史料全部看一遍,大部分都是以《三国志》为主,就当做是抛砖引玉。如果你有发现哪颗遗珠有机会上榜,但没有被选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2看板三巨头排名
进入正式调查时间,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统计。魏蜀吴三家,曹操、刘备、孙权的寿命,各自有多长。先看曹操,毕竟他是《三国志》第一男主角。
陈寿在魏书开头的《武帝纪》已经算好了。曹操是在建安25年,也就是公元年过世,享寿66岁。
刘备的死亡记录,收入在先祖传里面,他是章武三年过世,年因病重不治,在永安白帝城过世,享寿63岁。
根据刘备遗诏表示,他一开始只是拉肚子,后来并发各种症状,身体日渐衰弱,才知道大限将至,幸好还来得及安排后事。
看过了曹操、刘备,接下来就是最常被网友嘲笑的吴大帝孙权。严格说起来,孙权是比前面两人年轻一个世代的晚辈。
他老爸孙坚、老哥孙策,和曹操刘备才是在同个时代奋斗的人。然而,孙爸爸和孙大哥,都不到三四十岁就过世,这里就不纳入评比。
孙权的卒年,可以从吴主传里面找到记录。他是太元二年,公元年夏天过世,享寿71岁。说到这,我想大部分三国迷,应该对于孙权的晚年都很有印象。
各种勾心斗角,派系斗争,临死前还要忙着分封爵位给儿子们,替自己过去的决策擦屁股。这样说起来,好像活的久,反而更是要兢兢业业,不然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如果每个人物的资料,都像前面三位一样好整理,该有多赞。
我猜大家会很好奇,有没有其他冷门的君主,在寿命这个项目,有机会挑战孙权。我特别挑了几个分数很接近的候选人,跟大家分享。
03挑战者一号
1号挑战者就是刘备的继承人,最难扶起来的男子,蜀汉后主刘阿斗。说到阿斗刘禅,我们总会记得他投降曹魏、乐不思蜀的形象,感觉就像家族企业被大公司并购的富二代,应该是过得很爽,安养天年。
阿斗的死亡年份,记载于三国志后主传里头,是西晋泰始7年,公元年过世。而阿斗是在公元年,刘备过世后即位,当年17岁。
因此推测他是公元年出生,这样一来,阿斗过世的时候,应该是65岁,这让我蛮意外的,没想到距离吴大帝的71岁,还有一段距离。
04挑战者二号
2号挑战者,同样也是汉室宗亲、刘家子弟,荆州牧刘表。想调查他的主要原因就是,刘表成名也算早,还有经历过党锢之祸,最后因病过世,感觉有机会打破孙权的寿命记录。
翻开三国志刘表传,里面写到建安13年(公元年),曹操计划攻打荆州时,刘表因为毒疮发作而过世,但没有写他的死亡年龄。
而在《刘镇南碑》里,刘表曾经官拜镇南将军,这篇碑文是在他过世后用来纪念的,收录于大清四库全书版本的蔡中郎集。蔡中郎则是传说中东汉大美女蔡琰的老爸蔡邕。
碑文里面写到,刘表的卒年和三国志一样,是建安13年,享寿六十有七,终究没有超过孙权的71岁。但是,后汉书里写过,董卓过世后不久,蔡邕就遭到王允陷害死于监狱中。
公元年,那时候蔡先生不是早就死了吗?怎么有办法起死回生,帮刘表写纪念碑?(我好想假装没看到这条史料)。
事实是,当年负责审定四库全书的编辑已经有发现,毕竟如果等到皇帝家自己发现文献错误,事情就严重了。
最终,编辑仍然收了这篇文章,只是把他的怀疑写在正文之前。造成这个奇特状况有几种可能,第一,蔡邕没死;第二整,篇文章都是假的;第三,蔡邕先写好草稿,由后人润笔完稿。
我个人认为,前两个选项可能性比较低,我倾向是第3种可能。碑文前半段关于刘表的生平故事,完全是蔡邕可以先写的。
就跟现在很多新闻媒体,会提早准备许多年长名人的纪念专题一样。而负责在蔡邕死后,帮忙代笔的人,我猜很可能是建安七子之一、撰写过史书《英雄记》的名家王粲。
王粲在年轻时,曾经拜访过蔡邕,才华备受肯定,还留下成语倒屣迎之的典故。后来也短暂投靠过刘表,基于以上关联,我做出这个推测。
05挑战者三号
三号是汉中五斗米教的教主张鲁。大家对他的印象通常比较薄弱,我会选他的原因是,张鲁在汉中的民意支持度颇高,连曹操收复汉中之后,都要敬他三分,拜为镇南将军,孩子也有继承爵位,算是有得到善终的人物。
然而,关于张鲁的死亡年份,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有至少两种版本。一个是收藏在道家典籍《犹龙传》中,提到他是曹魏正始六年,公元年过世。
另一个版本,同样也是出自道家典籍真诰,但故事就有点超乎常识能理解的范围了。书中提到,张鲁在建安21年,也就是公元年过世,埋葬在邺城东边。
但是到公元年的时候,他的棺木被大水冲开,张鲁啵的一声,从里面跳了出来,面容和生前没有两样,接着他举起拂尘盖住脸,哈哈大笑之后,倒在床上又死了,重新举办了一次葬礼。
由于张鲁没有出生年的记录,我只能从《三国志》与《后汉书》里去推测,他在公元~年左右,被刘焉派为督义司马。
要几岁的人可以担任督义司马?坦白讲,你问我,我也只能求神问卜。如果是东吴人,搞不好是几岁就有机会担任。
老一点,应该25岁也有可能。为了避免大家昏头,我就直接说结论。假设张鲁公元年是20岁,然后对比前面两种死亡版本的上下限,过世时大约会落在75~89岁之间,突破了孙权73岁的门槛。
06长寿王
但是这样子的挑战成功,好像有点胜之不武。因此,最后的压轴,我找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长寿王,直接碾压以上众多英雄,他就是交州王士燮。
《三国志》里面记载,士燮的老祖先在王莽之乱的时候,来到交州避难,就此落地生根。
而士燮是东汉顺帝年间出生,后来也担任交趾太守,他无视中原战乱的纷纷扰扰,经营胶州,深耕在地,直到公元年,才以90岁高龄过世。
由于汉代的胶州,有部分领域与今日的越南重叠,也有史家认为,士燮家族对于越南的汉化影响,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
民间甚至有给他起“士王”、“南交学祖”。说他是我们今天的第一名,当之无愧,不知道有多少读者朋友一开始,就猜到今天长寿君主的冠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