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唯美奇幻风
打造现实版纪念碑谷
在今天即将介绍的这个项目中,
设计师不仅是设计者,更是一个解题者。
摄影师燕子计划装修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她提出的需求是:
有艺术感,有想像力,有点意思,还有点可爱
然而,
设计师Ryan王恒get到的需求是:
让艺术感更极致,脑洞再大一些,
一定一定要有趣!!!
于是,
设计师提交的方案是这样的↓
燕子第一次见到新工作室,
吃惊到说不出话来。
简直被“美!呆!了!”
这难道就是现实版的纪念碑谷!
这一切美的有点不真实……
燕子的同事看完后,
更是主动申请给自己安排24小时工作。
这究竟是什么神仙工作室,
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场魔幻之旅吧!
[IYZ爱燕子摄影工作室]共三层:
一层为接待区+会议区,布置前台、接待区、休闲办公区,阶梯会议区,十人会议桌、卫生间
二层为办公区
三层为办公区+摄影区,布置了道具间、婚纱廊、化妆间
平面图布置图
特意给大家配了平面图,防止你们觉得不真实。鉴于此空间过于魔幻,请尝试在平面图找到每一张图片的拍摄机位。
这是一个烧脑而有趣的游戏,
我们开始吧!
落日前最后一抹紫色云霞将要褪去的那一刻,
我们开始起程……
暗夜来临,我们需要抵达光明。
而光明,究竟何为光明?
是头顶点亮的窗,
还是光前来的方向?
夜幕降临,万物沉寂,
不禁发问,
我该往哪走,到哪去?
沿着阶梯往上,
一步,一步,
眼前的世界开始颠倒,错乱。
阶梯的起点在哪里?
终点又在哪里?
终点的背后是什么?
我看到的终点就是终点么?
而此刻的发问,
或许也是你的内心一直想求解的疑惑。
我们把一个漫长的追问,聚焦在眼前。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去找到真正的答案……
解迷
刚刚的场景是否已将你带入幻境,
然而必须指出以上均为实景图。
让我们来看看这里的本来面目。
你可以理解为,
这是在建筑内又套着一个建筑,
通体的白色,才是她最真实的一面。
此处是一楼大厅,
悬挂的开窗的方盒子是二层的办公空间。
前台的做法延续了阶梯元素,
并与开放会议区的长桌连为一体,
前台背景墙做竖条形纹理,
强化了空间竖向纵深感。
前台造型的细部,
是阶梯元素的再现。
一点有趣的小细节,
却是设计概念一以贯之的体现。
前台对面,是通向二层的阶梯,
这个空间由大小阶梯构成。
大阶梯可做开放式办公和休息空间,
沿着小阶梯可上二楼。
墙体局部突出的造型,形成楼梯扶手,
所有必要功能,
都在尽量通过结构来实现。
站在通往二层的楼梯上看向前台的视角,
视线范围内出现越来越多的阶梯元素。
注意!前方高能预警!
来到这里,你的空间感可还安好。
这究竟是仰视还是俯视?
换个角度试试,
这个视角看似让人迷惑,
却道尽了最玄妙的设计手法。
是设计师把阶梯这个元素用到了极致。
将楼梯巧妙镜像,
让楼梯底面做阶梯状,
左侧的楼梯实为墙面装饰,
并不能真正行走。
墙面上的隐形门内就是二层的办公区,
非常隐秘。
通往三层的楼梯扶手也做阶梯状,
在由墙地顶构成的三维空间内,
可谓把阶梯元素用到极致。
这个角度看过去,
你可否分清每个阶梯的实际位置及功能呢?
俯看阶梯休息区+一层前台区
通往三层的阶梯+阶梯状扶手,
找到了纪念碑谷的感觉——通往未知的探索。
让我们打开灯光,
重新回顾一下刚刚走过的线路,
这次你可否自己分辨的明白。
当我们身处迷思之中,
从开始享受迷幻带来的奇妙感受,
到后期去思考,
我们为何迷惑,我们因何迷惑……
阶梯带给人的想象早有体现,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
著名错觉艺术家埃舍尔就用
《凹与凸》、《上与下》、《相对论》
等艺术作品描绘出了不同视角下,
呈现出不同样貌的阶梯,让人产生迷思。
设计师Ryan王恒大胆将这种迷思融进现实,
将一个摄影空间打造成了阶梯错乱的空间,
是建筑也是哲学,让人产生奇幻想象。
如果我们肯放弃依赖表象和经验判断,
着眼于当下,
亲身去感受这个异次元世界的现实,
就能体会到空间带给心灵不一样的启发。
这个现实的心灵空间,
剥去外表的盔甲与粉饰,
让身处其间的人真切的与自己对话。
这里,
不再只是容身之所,
也不单纯是功能性空间,
这里让你与自己对话,
你,对自己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