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塔追寻筚路蓝缕的岁月,书

白癜风那个好 http://m.39.net/news/a_8582859.html

“东方红,太阳升……”悠扬的《东方红》乐曲结束,整点的钟声从矗立在郑州的一座独特的连体仿古双塔塔顶传来,回响在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与这些高楼相比,这座高63米的塔似乎不够“魁梧”,与郑州悠久的历史相比,这座塔又显得非常年轻,但它却是郑州的地标性建筑,也是郑州人的精神之塔,这就是——郑州二七纪念塔。

百年风雨奋进,红色薪火相传。从马克思主义在郑州萌芽,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从黎明前的黑暗,到新时代的曙光;从诞生“二七精神”的英雄城到崛起 河岸边的大都市……红色基因,为古都郑州烙下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

“不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足见二七纪念塔在郑州人心中的地位。而二七区、二七路、二七广场、二七商圈……这一个个名称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与一段历史割不断的联系。

郑州位于京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会处,铁路工人集中,这是中国共产 开展工作的重要地方。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开始在铁路沿线开展工人运动。到年底,京汉铁路沿线已建立起16个分工会,为成立总工会奠定了基础。

年2月1日清晨,各地代表齐集郑州,从郑州火车站出发,向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普乐园挺进。

反动 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代表们毫不畏惧,冲破 警的包围圈,冲进会场。在一片欢呼和口号声中,郑州分工会委员长高斌大声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1日晚,总工会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为争人权争自由,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

面对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 阀吴佩孚决定用武力镇压工人。

2月4日上午9点,郑州分工会工人们齐集机厂煤台,高斌拉响三头汽笛,宣布罢工开始。随后,江岸从10点起,长辛店从11点起,先后宣布罢工。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从南到北一千多公里的京汉铁路线上,三万工人实现了总同盟大罢工。

2月7日,吴佩孚在列强的支持下调动两万多 警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施洋、林祥谦、高斌等52位同志英勇牺牲,多人身负重伤,多人被开除,流离失所。整个京汉铁路血泪斑斑,尸骨不准收殓,伤者不许医治,工会遭封闭,领导人被通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工人运动领袖林祥谦、施洋、高斌等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唤起了四万万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二七惨案”阻挡不了工人运动的脚步。年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年10月初,吴佩孚下令逮捕郑州分工会委员长汪胜友、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并于15日将二人杀害在郑州的长春桥。

“二七”大罢工以工人的头颅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工人。二七精神指引工人前仆后继,年新中国成立了,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二七英烈们。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 府将长春路更名为二七路,将发生过流血惨案的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以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烈士。年,郑州市 府在二七广场中央修建了一座21米高的木塔,随着岁月流逝,这座木塔成为郑州人心目中的“二七纪念塔”。

年,郑州市 府规划重新修建二七纪念塔,双塔于年7月1日正式动工。在当时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经过多建筑工人的百日奋战,一座崭新的二七纪念塔屹立在二七广场中央,成为郑州的地标性建筑和城市名片。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三层汉白玉石栏围绕阅台,逐层缩小,其余11层,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塔顶还建有钟楼,有直径2.7米的大钟六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双塔内部一边为盘旋楼梯,一边为展室。

塔顶还建有钟楼,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

郑州二七纪念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庞倩华说:“二七纪念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最独特的地方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它的平面图是两个相连的五边形,从南边和北边看,它是一个双塔,但从西边和东边看,它又是一个单塔,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岁月变迁,曾经的水深火热之地如今已换了新颜。

如今,站在二七纪念塔顶眺望周边,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璀璨,现代商业都市的繁华一览无余。

七塔之于郑州,是城市地标,更是一种精神和传承——“二七精神”。百年前,长春桥旁工人们高喊着“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开工”英勇就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精神;时至今日,无数郑州人更在“信仰坚定、忠诚为民、勇于斗争、担当奉献”的新时代二七精神引导下,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更多贡献。

郑州二七纪念塔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历史的记忆,镌刻着红色的基因,自年落成以来,它就像一位岁月老人,见证着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而其所代表的“二七精神”,也在一代代郑州人中延续和传承。

来源:综合新华网、郑州日报等

投稿邮箱:eslhnxms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