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书法家,却写出了超书法家的水准”,相信你看到周总理的这首手抄李白诗歌《峨眉山月歌》,也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众所周知,周总理的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坚守古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我特点,自成一体,尤其是我们曾经欣赏过他年轻时期的书法,功夫十分神韵,就连中学时代的作文手稿,都充满了魏晋风骨,还有他的经典题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这楷书不仅透着正大气象,而且还有一种儒雅的特征,而之前我们欣赏的他的书法作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要么是手稿,要么是题字作品,很是见到他的抄录书法作品,而这幅作品就填补了这样的一个空白,李白的这首诗歌,林散之、尉天池等书法大家,也无法匹敌,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从这幅作品上看,这也许难得一见的行书作品,和李白的这种诗词风格,也是非常应景的,其实,这首诗歌,也一直都是书法家的最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再读这首诗歌,脑海中也会浮现出一幅幅立体的画面,这幅行书作品,在书写上不仅有高度,有水准,而且还非常严谨,做到了笔笔交代清楚,这和赵孟頫的行书有着类似的特点,笔路清楚,这样的字迹,就会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
周总理的这幅书法作品,对笔法的处理,体现出一种自由的境界,这样的境界,不仅仅来源于对技法的精熟程度,而且还来源于他深厚的涵养,高妙的学识,是一种融合体,起笔、行笔,收笔,笔笔到位,笔笔交代清楚,并且结构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有的字迹却呈现出一种三角形,并且这种三角形,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独特的,十分耐看,很多线条不仅有韧劲,而且有弹性,的确,这书法很是惊艳。而尉天池草书所写《峨眉山月歌》笔笔连带,字字连带,即使是没有明显的牵丝引带,也有着明显的笔意相连。
而林散之,也曾经写过这首诗歌,并且同样采用了草书的形式书写,那种飘逸感更加突出,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种感觉十分精妙,并且线条上非常纤细,虽然这样,但是没有轻浮之感,整体上看起来比较飘逸,但是却是一种字字断开的境界,这样的处理,是不是也惊艳到你呢?而线条所表现出的一种飞白现象,也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彰显出一种对线条的锤炼程度,超凡脱俗,非同一般,当然也有其他大家也书写过这首诗歌,但是,无论是从笔法上看,还是从结构上看,还是从整体大局观上看,这些书法大家,都无法和周总理的这幅书法匹敌,对此分享你的认识和看法,也期待你的精彩点评。
从周总理的这首抄录作品上,我们有深受启发,书法要突出个性的前提是,要有扎实的传统书法功夫,否则一切都是妄谈,是空中楼阁,对于这幅作品,好书的你,是不是也有一种震撼之感呢?一同探讨,交流哟,你的爱心分享点赞,就是一种支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