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府城文瀛湖畔百年身姿如塔千秋铭记英

走在风景如画的文瀛湖畔,劝业楼和革命烈士纪念塔并肩耸立,记载着从年前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期间的仁人志士为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历史,铭刻了现今人民群众对英雄的怀念与讴歌。

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全国各省纷纷响应。10月28日,阎锡山、黄国梁、张瑜、温寿泉等人集体决定提前在太原发动起义。山西就成为了华北地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方。

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孙中山来山西考察,曾评价指出,“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竞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伯川之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

孙中山来到现文瀛公园劝业楼二楼,向省城两万多民众发表演说,他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太原首义对于推翻满清统治的重大意义,同时倡导实业救国。

山西、陕西起义相当于切断了南北的交通,等于给清朝的腹背插上一把利剑,阻止了清朝政府向南方派兵镇压南方的革命。

正是因为山西及时地发动了起义,致使清朝政府觉得统治难以维持,清廷退位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山西的起义对整个全局起到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正因为这样,孙中山对于山西太原的光复起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莅并考察,劝工陈列所所在的文瀛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在此之后,劝工陈列所改名为国货陈列馆,后改名为劝业楼。

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周年,将劝业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年,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孙中山纪念馆翻修一新,同时扩大展览面积,增加实物和图片史料。年,劝业楼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纪念馆是山西省唯一以图片展览和实物陈列形式,集中展示孙中山革命历程和山西辛亥革命历史的纪念馆。

图丨文瀛公园北端的劝业楼和孙中山纪念馆,为一幢坐北向南、红柱青瓦的中西混合式二层楼房

纪念馆共两层,七个展厅。楼下展厅介绍了孙中山先生创建革命团体、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等方面的历史功绩。楼上展出了同盟会山西支部的活动、太原的武装起义、娘子关设防、武装斗争等方面内容,详细介绍了山西的辛亥革命活动。馆内还陈列有与山西辛亥革命有关的图书、文件、报刊、信函、手稿、拓片等珍贵实物。

孙中山纪念馆门前,悬挂于两侧的楹联格外引人注目,字里行间真实地表达了山西和太原人民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深切怀念:

一代先驱劝业楼头曾寄慨

千秋伟绩文瀛湖畔竞怀公

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年3月,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文瀛公园大礼堂举行。会议决定,在文瀛湖畔修筑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以缅怀在革命斗争年代,为民族谋自由谋解放谋幸福而牺牲的先烈们。

图丨文瀛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塔建筑坚实厚重,外形为一方锥形,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其中塔基高1.08米,宽为6.8米,塔身高4.1米,均为汉白玉石砌成,塔顶为铜铸群像,高约3米。

纪念塔正面上方

镶嵌国徽浮雕,国徽下方,

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

死难烈士万岁

纪念塔东侧,

是徐向前元帅的题词:

浩壮高恒吕

泽惠过汾漳

纪念塔西侧

是薄一波副总理的题词:

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塔背面,是刻有“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年三月二十五日敬献”的碑文。

塔顶是一组铜铸五人群像,由工农兵、知识分子和妇女组成。中间最高者,是一工人造型,他神情激昂,左手扬起,指向前方,右手高举火炬,照亮前程;工人的前面是一名战士,他左手紧握钢枪,右手持手榴弹,目光炯炯,正准备将手榴弹投向凶顽的敌人;工人右边是一农民形象,他手持长矛,半露胸膛,准备随时加入战斗;工人左侧是一怀抱地雷的妇女,从她的神情上可以看出,一场伏击战很快就要打响;妇女前方是一名知识分子,他或许从事着我党的地下工作,而此时的他,正在向年轻人传播革命火种。

这组群像动静结合,气势非凡。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以战斗者的姿态,向世人昭示:

时刻牢记中华民族曾经历过的苦难岁月;时刻牢记在为中华民族争取自由解放斗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时刻牢记安宁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时刻居安思危,保卫祖国和平,实现民族复兴!

来源:迎泽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