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当天
韶关两位市民走进韶关市博物馆
将个人收藏品捐赠给国家
让文物发挥更大的历史价值
捐赠仪式现场。图片由巿博物馆提供
捐赠人之一李雄这次捐出的有清代青花笔架、民国纸币、铜币等藏品12件。喜爱收藏的他平时少不了寻宝、鉴宝、逛博物馆。去年,他在北伐战争纪念馆参观时发现馆内实物展品较少,便萌生了捐赠的念头。此后,他格外留意相关时期的藏品,最终觅得一批品相较好的民国纸币、铜币。
另一位捐赠人张俊参加工作不久,虽非资深文物迷,不过,严谨的他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也会仔细考证史实。去年,他和同事共同创作一部以抗战期间“坪石先生”为主题的连环画,在收集整理历史素材的过程中,他在某旧书网发现了一张年侵华日军轰炸韶关的航拍照片。
“作为韶关人,我深知这张照片的历史厚重感,西河桥对面就有一座日军空袭韶州关帝庙惨案的纪念碑。于是我花元买下了这张照片。买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这张照片必须交给韶关市博物馆!因为个人能力有限,这张照片在我手里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要让这张照片通过公共机构让全韶关人都能看到,让文物发挥更大的历史价值,让大家不要忘记抗战时期悲壮的血泪史!”张俊谈起去年买相片的事,这将成为他终身难忘的记忆。
经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吴刚鉴定,张俊捐赠的这张照片为日本同盟社放大版,当时出版杂志所用,或是档案复制留底用。照片背面保留着当时的英文打字机标注“日军空袭韶州机场”,备注纸后面还有一个未知的签名,整体照片品相清晰完好。这张照片反映的正是年日军空袭韶州机场的史实,照片中浓烟滚滚的地方就是韶州机场的具体位置,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曾经的焦土如今已是郁郁葱葱的小公园,可知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延伸阅读
抗战时期日军对韶进行空袭
沦为轰炸目标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展开了对华南地区的“空袭”轰炸,首选目标一是广东省会城市广州;二是粤汉、广九交通铁路线。年8月31日,日军出动飞机两批次,对广州进行轰炸,同日又出动第二批次飞机对粤汉线上韶关铁路桥进行轰炸,韶关城亦同时被炸。韶关作为粤汉铁路线进入广东的起点,是中国内陆通往南粤以及东西南沿海的主要交通要塞,沦为日军空袭的主要目标之一。战时的韶关四起轰炸“惨案”
日军对韶关的狂轰滥炸,造成了四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分别是年10月6日的“曲江车站惨案”,10月13、14日的“西河乡惨案”;以及年6月30日的“三界庙惨案”和年9月06日的“关帝楼惨案”。“关帝楼惨案”当天注定是粤北抗战史上韶关城区最为黑暗的日子:日军出动重型轰炸机,在轰炸中死伤居民达多人,建于明代的韶州“现身关帝楼”文化古建筑亦毁于轰炸中。关帝楼惨案反空袭作战
年10月起,南粤地区的广大军民对日展开了反空袭作战。当月,广东空军和地面防空炮队在韶关上空陆续击落两架日军飞机,击伤数架。年冬,广东省防空指挥部决定成立“曲江防空指挥分所”,设在帽峰山脚防空洞内,在城区风度路风度楼专设警报台,以竹编笼球升空示空袭警报。(帽峰公园的碉堡群,应该不少街坊都去过吧)年10月11日,日军出动20余架飞机空袭轰炸粤汉铁路韶关北段及南雄,遭到驻韶粤汉铁路线防空炮队攻击,击伤日机多架。日军轰炸机中山公园和韶关飞机制造厂遗址
中山公园曾是清代韶州驻军操练兵马的南教场,老一辈市民称之为“教场坪”。20世纪30年代中期,教场坪不断有飞机起降,市民又改称为“飞机场”。
年5月9日,孙中山在韶州南教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年9月20日,孙中山在南教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并检阅北伐军,9月29日在南教场举行“韶州各界赞助北伐大会”。
▲韶关飞机制造厂
年4月,主政广东的陈济棠在韶关筹建飞机厂,地点在今中山公园。年8月,韶关飞机修理厂建成。年5月,第一架“复兴”式教练机制造完成并试飞成功,轰动全国。年易名为“韶关飞机制造厂”,继续制造“复兴”式多用途飞机和装配美国“霍克”式战斗轰炸机。抗日战争爆发后,飞机制造厂成为日机轰炸的目标。年韶关飞机制造厂迁往昆明。
▲王德中《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航空工业》
▲中山公园风度书房内的“复兴号”飞机模型
责编忍冬校对
普普终审
霜桔图片
忍冬、综合网络来源
韶关发布、韶关市文化文物景点管理中心、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