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林徽因,一个天生自带热搜体质,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她是上帝的宠儿,家世好,颜值高,被称作民国四大美女之首。
她才华出众,在建筑和文学领域成绩斐然。
她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她写给儿子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更是文坛的经典之作。但世人偏偏不关心她所取得的成就,却一直对她的情感生活津津乐道。
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位男神横跨半个世纪的纠葛,至今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八卦。
这本林徽因传,还原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真实的一生。自古以来,美女总是容易招来非议,林徽因也不例外。
人们喜欢编造她的绯闻,勾勒她的心机,只因看到了她生命中流光溢彩的时刻,却忽略了她从未沉沦在纸醉金迷之中。
相反,她从始至终都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哪怕为此献身也在所不惜。她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她在短暂的一生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也活成了很多人生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
高雅源于修养,高贵源于学识。
有人用笔墨写作,有人用生命写作,有人用灵魂写作。
林徽因就是一个用灵魂写作的才女,她的作品渗透着知性的深厚,她用灵魂的感触世界,用灵魂倾诉感知。
她的笔下如潺潺流水,纯净而优雅地传递着人间的暖和爱。她的文字有着淡淡的忧伤,但充满智慧的感悟,字里行间,透露出哲理的光芒和思想的趣味。
当最有才的男人遇到美丽的女人,总是会发生一些情缘缠绵的爱情故事,然后幻化成几多温润的记忆,融化为几多雅健的风情,散落于历史的长河中!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林徽因作品中那些扣人心弦的唯美语录和智慧哲言,一起走近这位风华绝代的奇女子:
为何喜欢林徽因?林家一门忠烈,三弟血染长空,她的悼亡诗满是泪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这句出自徐志摩内心最深处的悸动,他用夜明珠来比喻对方,将难以克制的爱挥洒得淋漓尽致,写给自己爱而不得的女人——林徽因。
年,在英国剑桥留学的徐志摩无意看见了一个人,她长发及腰,娇小脸庞的青雉尚未褪去,阳光打在身上,眉眼间的盎然随她裙摆轻轻摇曳,精致的五官恰时瞧了过来,16岁的林徽因让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徐志摩一见钟情。
即便已经有了家庭,徐志摩对林徽因仍然无法忘怀,对她评价极高,甚至后来表示自己在二十四岁以前,写诗“只是没有灵魂的直接叙事”,是在与林徽因相遇过后,诗的灵感才被赋予了情思的涓涓细流。
可碍于自己的婚姻,林徽因并没有对徐志摩明目张胆的喜欢给予热烈的回应,仅仅和他保持着特殊的笔友关系,要知道那时候的徐志摩可谓文学界赫赫有名的开拓者、创作家,学途经历更是横跨太平洋踏遍各处土地。
然而就算是这样一个将思想寄托于诗词的著名学者,竟也会轻易败倒在她的翩翩裙摆之下。
林徽因身上到底有何种魅力?乃至文学界各个时代的名人都对其评价为一位了不起的中华一代才女。
今天这篇文章,就让我们走近林徽因的跌宕人生。
一、书香门第,家世显赫
年6月10日,一道婴孩清脆的啼哭划破整个杭州的上空,陆官巷住宅内,几乎所有家人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其祖父林孝恂借《诗经·大雅》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给她取名“林徽音”。
不过后来因宜与在上海有位喜欢撰写“无聊诗”的林微音男作者的姓名混淆,林徽音便又给自己改名“林徽因”。
民国时期,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步期,普通的平常百姓对各类从西方流入国内的文学作品涉及并不深,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名人大多都出自高门大户。
林徽因自然也不例外,首先,给她起名的祖父名为林孝恂,福建闽县人,字伯颖,光绪年间考入进士,曾经与康有为同窗,和他一起言论过不少新思想,乃是清代末期著名的知识分子,担任过许多地方的县长官。
林家的文思潮涌血脉相承,一代接着一代地不断沿袭。
其父林长民也大有作为,是现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和福州二中的创办人且担任第一任校长,还曾在年被推举成为众议院议员,紧接4月担任秘书长,直到袁世凯和段祺瑞执政时期还被其重视。
不仅如此,林家人的优秀之处远不止这么简单,在各个国家之间辗转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将其带入国门,于艰难的环境斩断束缚和围困祖国的枷锁……
纵横家底非薄但他们仍然踏足在文化知识的学习道路上,并为之付诸从不停歇的努力,甚至为投身国家建设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二、不畏牺牲,满门忠烈
林徽因美貌著名、才华著名、其实要论更加著名的还是她的那颗铮铮爱国之心,曾经不惜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与日本人周旋,林家人亦是用血肉之躯为祖国的未来铺设出一条复一条的光明大道。
祖父林孝恂在清朝末年封闭思想横行期间,同康有为一起大力支持变革维新,并且耗尽精力和钱财将自己的后代送往各国学习,心中尚有希望子孙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伟大抱负。
在他正派的教育之下,膝下的孩子林觉民、林尹民在混乱的时代毅然成为当时最早投身民主革命事业的青年,在1年4月,加入广州起义,积极为祖国做出贡献,乃至生命也丝毫不会犹豫。
二人都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尤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用一生的时间为老百姓争取话语权,提倡民主的同时反对封建官僚,反对军阀割据混战,直至最终丧生奉系军阀之手,牺牲时才年仅49岁,而今日的49岁理应过着幸福美满阖家团圆的好日子。
其次,她的弟弟林恒不仅学业有成,于年考取了清华大学,同时也满腔热血,受姐姐的影响报名参加空军,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选择投身发展和保护国家的事业。
可惜,林恒在年月,于保卫成都的空中作战中壮烈牺牲,林徽因的九个弟弟都将生命全部交予祖国的抗日战争。
三、胸怀大义,才华横溢
林徽因出生过后,如同一株瘦小的秧苗,在家族博学、智勇、不畏牺牲等的精神下浇灌成长,也随时间慢慢长成一棵胸怀大志,富有才华的参天大树。
在父亲林长民的带领下,分别奔赴日本、西欧各地留学,她主攻美术,同时兼修建筑学,即使面对双重学业的施压,也丝毫不懈怠,在国外拼命学习亦不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