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江跃中)家国又清明,鲜花献英烈。4月5日,由上海市退役 人事务局主办,各区退役 人事务局与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承办的“我们来看望您——·崇尚·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在全市76处烈士纪念设施共同举行。广大市民自发前往纪念地致敬先烈,缅怀英雄,纷纷表示将铭记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坚定信仰,牢记使命,以英烈精神之光照亮人生的奋斗征途。
图说:“我们来看望您——·崇尚·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新民晚报记者张龙摄(下同)
各界代表齐聚寄哀思
上午9时许,庄严的国歌声在龙华烈士陵园响起,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伴随着上海市纪念英雄烈士主题歌曲《征途上最亮的星》的乐声,余位来自医疗、交通、建筑等各行业代表与大中小学学生及烈士家属等社会各界人士,手持菊花,向无名烈士墓缓缓走去,用花盘在草坪上拼出“我们来看望您”的造型图案。
“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千秋万岁,永矢不忘。”恽代英烈士孙女恽梅与青少年代表共同诵读镌刻在陵园纪念碑上的祭文,全体人员在无名烈士墓前静默肃立,行鞠躬礼并敬献花篮,深刻缅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毕生奋斗、奋勇献身的英雄烈士,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祭扫活动中,来自适存小学的沈骏琳代表青少年群体发言,他表示,身为新四 战士的后代,他深深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继承先辈遗志,面向未来,立志成才。
苍松翠柏间,祭扫市民在烈士墓区肃立默哀,向英雄烈士表达无限追思。众人俯身用白毛巾轻拭墓碑,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对英烈的敬仰与感恩之情。
市民高女士一早坐地铁从虹口专程赶来,她告诉记者,“我要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给烈士墓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
今天前来龙华烈士陵园祭扫烈士的市民络绎不绝,恽代英烈士孙女恽梅说,“看到有这么多的人来凭吊老师,深感欣慰。伟大祖国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记住烈士,烈士永生。”
营造全社会崇尚氛围
祭扫仪式结束后,市民代表前往周信芳艺术空间,观看由龙华烈士陵园与上海京剧院联合推出的特色京剧 课《你的名字》。该 课以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的殷夫烈士为主角,将传统戏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由专业演员用京剧表演方式展现殷夫烈士毅然投身革命、向死而生的事迹。精湛而传神的表演再现了英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清明期间,由“龙华 ”龙传人志愿者服务队组建的剧团突破传统参观模式,以情景演绎、演奏、朗诵等形式,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沉浸式了解英烈故事,感悟理想信念。位于龙华烈士纪念馆一楼的“亦工亦农罗亦农”专题展,也于清明节开始面向公众开放,带领参观者走近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农运动领袖罗亦农烈士英勇壮烈的一生。
除特色京剧 课《你的名字》外,龙华烈士陵园还将接续打造“龙华 ”主题新 课、新国防、新研学“三新教育”系列项目,充分挖掘红色阵地的宝贵资源,讲好英烈故事,使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据市退役 人事务局介绍,目前上海有76处烈士纪念设施,向市民展示和讲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精神。清明期间,全市主要烈士纪念设施也同步开展了相关纪念活动。除实地瞻仰外,“·崇尚·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平台也于日前上线,为市民提供了在云端向烈士致敬、献花、留言的新型祭扫方式。近年来,上海不断打破纪念场所的“围墙”,在全社会营造起了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5年来,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为代表的全市烈士纪念设施充分发挥褒扬英烈、教育后人的红色资源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
龙华烈士陵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英烈精神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奋斗的漫漫征途,照亮着人生的前进方向。我们不仅要做好‘守陵人’,更要争当新时代英烈精神的‘传承人’让崇尚英雄成为社会风尚,让广大群众在英烈故事中找到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