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建筑与自然的关系非常感兴趣,是那种向自然敞开、融入环境的建筑。而东京的城市建设是一种封闭的、切断了与自然的关系的、以人口为考量中心的设计。」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如是说。
年,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对获奖人伊东丰雄的评奖辞也这样说到:「他将结构、空间及形式融为一体以创造温馨场所的能力,也基于他对景观的敏感,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的努力,以及他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诗意之美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
目前,伊东丰雄在中国大陆并无作品。年,他也参加了CCTV新楼的投标,但最终输给了荷兰设计师雷姆·库哈斯(RmKoolhaas)。伊东丰雄曾写信给库哈说,我相信我没有错。在CCTV新楼设计上,库哈斯求「怪异」,伊东丰雄则想一种以「反地标」的合理设计达到另一种地标效果。伊东丰雄曾公开表示:「建筑不是目的,而是确认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市场对建筑师是残酷的扼杀,而中国大陆市场是最残酷的。」
假使伊东丰雄赢得了CCTV的投标,我们会在北京CBD地区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设计?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猜想,但是从与建筑师的对话中,也许我们能对未实现的理念窥知一二。
《人物》文
Platinum编辑
赵立
图片提供
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提及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评论界常会说其受法国当代哲学家德勒兹(GillsDluz,—)及日本哲学家见田宗介影响,以「游牧」(Nomad)为设计理念。他的建筑也被描绘为「软而透亮的疆域形成的一股强而有力的群体」。
年伊东丰雄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作过精彩的演讲。他以「超越现代主义建筑」为题,介绍了自己的作品仙台媒体中心、冥想之森、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等,它们都展现了伊东丰雄「用极少的能源,提供高质量的生存空间」的建筑理想,透露出对自然和环境的人性关怀。
对于喜欢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的伊东丰雄来说,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界定似乎都会成为某种海市蜃楼,或评论的华丽文法。年5月23日,由石山友美拍摄的纪录片InsidArchitctur(直译为「在建筑内部」)在日本上映,引发了日本国内对矶崎新、安藤忠雄、伊东丰雄这3位建筑师海外业绩的新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