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最可悲的是,很多独立游戏的忠实玩家,根本不知道他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哪款游戏,可能根本就是个盗版。”独立游戏制作人赵严颇有些悲愤的说完,狠狠的喝了一大口咖啡。
两三天没怎么睡觉的程序员,总要靠黑咖啡来续命。
在赵严小小的工作室里,他和另外两个伙伴已经为一款像素风的西游游戏,打拼了大半年,“等游戏做好到Steam上发布后,我一定要用盗版用户占比五成来做自己的主打宣传。”
盗版独立游戏,成了个产业
赵严口中的Steam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游戏发行平台。
在国内,与之相似的还有腾讯的WeGame与易玩的TapTap。
较之传统的商业大作而言,独立游戏或许是一个人开发,也可能是一个工作室推动,此外也有大厂做得相对小成本作品。
但独立游戏至今其实并没有一个太过明确的界定。
小众化、成本低、体量小、玩法独特、艺术追求高、偏向于单机……或许才是玩家心中独立游戏的基本内核。
比较知名的如《机械迷城》《纪念碑谷》《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等。
对于独立游戏,玩家也给出了一个体量不大、勉强生存的市场规模。
据伽马数据在年11月发布的《年独立游戏发展状况报告》预测,年独立游戏用户数量将达到2亿,仅Steam平 立游戏数量就将突破1万款,市场规模将达到2.1亿。
但即使如此,独立游戏这块“小蛋糕”依然被众多盗版者所侵蚀。
业内曾有过统计,仅就Windows系统来说,当《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的销量达到30万时,它已有大约40万的盗版用户;而《中国式家长》的玩家中有40%疑似使用盗版。
“还有更奇葩的。”游戏业内人士易禹洲称:有的独立游戏还没在Steam上架,盗版就已经先行抢注,甚至还推出了移动版。
易禹洲口中的奇葩案例发生在年中。
彼时,一款名为《蛇形武装》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对媒体控诉称,某公司盗用其公开的源码,提前在Steam上架了该游戏的商店页面,并开启预售。
最耐人寻味的是,疑似盗版者还给游戏加上音乐,并专门制作了一个iOS版本,连手游改编业务也“抢注”了。
类似这样的事,在赵严看来并不稀奇:“我认识的一些独立游戏制作人,刚刚在GooglePlay之类的平台上发布了测试版的游戏,国内各个应用商店里就立刻充斥着无限金币版、无限钻石之类的破解版,让人见怪不怪。”
专门针对独立游戏进行数据抓包,已经成为了一个高效反应的“生产线”,这成为了易禹洲、赵严等游戏人的共识。
然而,这个独立游戏之癌,却难以有效预防。
用户上传?流量为王下的肆无忌惮
和国产影视一样,目前国内主流的下载站点、应用以及分发渠道,都墨守了不盗版国产游戏的潜规则。
但和盗版国产影视一样,仅限于主流平台。
许多小规模应用(软件)分发平台、某些隐蔽性强的淘宝或闲鱼小店、以及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