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蔡华伟
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广场的中心,矗立着一座不朽的丰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与北面的天安门、西面的人民大会堂、东面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南面的毛主席纪念堂,共同组成了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形设计和浮雕创作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新中国纪念性建筑、大型浮雕和公共艺术方面具有重要开创意义。它不仅是新中国美术史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样提供了历史借鉴和艺术经验。
纪念性建筑的文化脉络与超常尺寸,是历史维度与现实空间维度作用于人的心灵的前提。这座纪念碑碑基占地多平方米,碑高37.94米,由1.7万块坚固美观的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全部建筑,加上地下30米见方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在内,总重约1万吨。纪念碑的两层台基四周都有宽敞的台阶和汉白玉护栏;碑身台座分两层,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分,四面镶嵌8块大型汉白玉浮雕和两块装饰浮雕,浮雕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碑身正面装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面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碑身另一面用7块大石组成,镶着毛泽东撰写、周恩来手书的镏金碑文。
自年9月30日奠基,年8月1日开工,到年5月1日落成,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选址、造型、组织等方面,都体现出其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重大公共艺术工程之一的地位,可以说,它代表了新中国纪念性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这是一座为人民而建的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以人民为创作主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在建设过程中,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构想到设计施工,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