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沉静的诗性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

△俯瞰近景?章鱼见筑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L+

项目地点贵州省遵义市

占地面积平方米

建成时间年

项目背景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旨在为广大群众、捐献者家属以及青少年等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一处静谧的公共场所,以悼念和缅怀人体器官(人体、眼角膜组织等)捐献者们。建筑师受业主委托,介入到此项与生命有关的半公益性设计中。项目选址于凤凰山半山腰西南角的一处市民休闲健身广场。基地毗邻凤凰山隧道入口,靠近山脚,与市内交通衔接便利,市民可从山脚沿台阶步行直达参观。

△基地与周边自然、城镇景观?章鱼见筑

△整体鸟瞰?章鱼见筑

△项目视频?章鱼见筑

项目尊重原有场地及其自然环境肌理,仅拆除部分健身器材,并充分保留了广场的休息凉亭等设施及其原有的基础布局,以最大化适应性介入周边环境;同时使得新建筑尽可能呈现质朴和低调的姿态,与当地的自然、人文风貌保持谦逊而开放的互动。纪念碑被设想成一处向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开放的、可通过的、日常性的,但又具有独特空间与建造品质的一处静谧之所。△西侧鸟瞰?章鱼见筑

△南侧鸟瞰?章鱼见筑

设计理念建筑赞美生命:那些在生命终点前志愿捐出身体或器官的人,一定拥有一个乐观灿烂的生命。设计基于“光/Englightment”的理念展开:生命的光亮,或强或弱,但四散开去照亮一隅,美好而沉静。这是纪念碑的最初原型。诗性: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功能的限定是模糊的,这促使了项目从对精神的、诗性的设计考量出发。“建筑物本身从来不是诗性的”(彼得·卒姆托),而建筑师正是物质与精神的联结者,是物质的精神赋予者。

△设计草图?麟和建筑工作室

△鸟瞰?章鱼见筑

空:“空”是建筑师面对纪念性诉求的一贯策略,对于“物”的中心性的抵触,使建筑师一开始就以场所的思考代替物的标志,从而使得纪念的过程成为一种静谧的、沉思的空间体验过程。“空”构建了一个光的中心,片墙辐射开来,巧妙嵌入到山脚高低零落的场地,这是设计的赋形和启示的时刻,设计激活了这一平凡乏味的场地,亦谓之“启蒙/Enlightenment”。

△功能流线分析图?麟和建筑工作室

△围绕“空”的策略层层展开的圆形小广场?章鱼见筑

场所系统与物质构建纪念碑成为一个微型的日常场所系统,全部由白色混凝土浇注而成,如同磬石,与山脚自然的林木、地势嵌为一体。建筑的材料是纯一的、厚重的,衔接呼应、如同生长出大地。

△原有广场路面采用花岗岩铺设,衔接白色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及阶梯?章鱼见筑

△白色混凝土浇注而成的磬石效果?章鱼见筑

△场所与山脚林木、地势嵌为一体?章鱼见筑

沿放射线形成不同的台地与阶梯,提供端坐静思之地,沿台级而上的路线形成折转忽见的参观之径,纪念碑、纪念墙与坐凳围合成核心的圆形场地,提供可供五六十人使用的小型纪念活动场所。

△白色混凝土浇筑的墙体与阶梯呈放射状向外打开?章鱼见筑

△纪念碑成为一个微型的场所系统?章鱼见筑

△沿台阶往上可通往圆形纪念碑小广场?章鱼见筑

△沿台级而上的路线形成折转忽见的参观之径?章鱼见筑

△圆形纪念墙围合而成的转角?章鱼见筑

△从廊亭内视点看通往广场的台阶及呈放射状分布的墙体?章鱼见筑

△广场下坡台阶与廊亭连通?章鱼见筑

△台阶通往上山林间步道,汉白玉纪念墙上镌刻捐献者名录?章鱼见筑

△纪念碑碑墙?章鱼见筑

场地中间种植高大银杏,可想见秋季白色混凝土台地黄叶缤纷,生命可逝去,但都有绚烂的一瞬。花台之上,回首可见城市繁华灯火,在沉思与反观之间感受生命之美好;汉白玉的石板用以雕刻每一位捐赠者的姓名,每一批名字的雕刻成为一种纪念的仪式。

△夜幕下的纪念碑广场?章鱼见筑

设计图纸▽

△总平面图?麟和建筑工作室

△一层平面图?麟和建筑工作室

△剖面图?麟和建筑工作室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

业主:遵义市红十字会

项目地点:贵州省遵义市

占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高度:5.5米

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麟和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李麟学

设计团队:周凯锋、刘旸、单云翔、侯苗苗、温良涵、刘聪聪、马骁

摄像摄影:章鱼见筑

视觉/李茜雅校对/李敏

本文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L+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点“在看”,为好设计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