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医生北京中科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41442/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广场举行。残历碑的造型像一部史书,意象中蕴有山河破碎的历史感,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就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周年前夕,军旅作家胡世宗采访了残历碑的设计者贺中令先生,听他讲述了创作灵感。视频截图: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以两块朽木化石为雏形,残历碑模型获好评每当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到来之际,胡世宗都要前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他特别要在那幢设计别致、造型独特、高大庄严的“残历碑”前默默地站立,沉思良久。作家胡世宗(左)和艺术家贺中令(右)这是一个高18米,宽32米,厚11米的“台历”式石碑。它年诞生起,就永久地矗立在这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残历碑”上记载着:“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这块“残历碑”的设计者贺中令先生,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也是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贺中令退休后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里,就此过着田园生活的他,依旧沉浸在雕塑艺术的世界里。就在这“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周年前夕,胡世宗自驾车一个多小时赶到贺中令的住处,听他聊起与“残历碑”的缘分。那是年,贺中令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沈阳园林处从事造园工作,期间他去辽西北票时,意外地发现了两块木化石,这是一万年前地壳变动埋在地层下的两段朽木化石,有虫蛀的孔洞和破碎的年轻层岩,当时就令他眼前一亮,感到这两块化石就像一部史书,意象中蕴有山河破碎的历史感。年,贺中令用两条上了锈的铁环将这两块化石穿连起来,并请人查找到年9月18日当日台历的台面。冥冥中,历史竟与他的木化石蕴含的意象巧妙地吻合了,残历碑的雏型就是这样产生的。后来,贺中令用石膏做成了与这个残历碑面貌酷似的建筑模型,入选了首届全国城市雕塑方案展,深获好评并引起学术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