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华文静)为深入贯彻落实思政学科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浏阳一中教研处、团委和政治教研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校内特色资源,联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特色品牌。4月11日下午,该校政治组李腾芳老师将思政课堂搬到户外,依托学校后山“纪念抗日伤亡病故将士纪念碑”这一特色资源,给全体高一国旗班成员讲授了一堂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
本节课分为两大环节,分别是前置活动和课堂主体活动两部分。
在3月31日中午的前置活动中,该校国旗班同学齐聚学校后山纪念碑前坪,聆听袁章军校长对纪念碑背后历史故事的倾情讲述。袁校长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抗日战争时期浏阳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和革命烈士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清明假期期间,同学们又利用网络搜集浏阳籍烈士事迹,进一步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
4月11日,李腾芳老师围绕“从坚韧矗立的麻石碑中重温悲怆历史”“从英勇的革命事迹中品读红色精神”“从全新的时代面貌中传承光荣使命”三个篇章实施教学。课堂上,同学们开展红色故事会,讲述浏阳抗日烈士的英勇事迹,让同学们对“不畏艰难”“不畏牺牲”“敢为天下先”等精神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随着课堂推进,李老师向学生强调了新时代青年传承先辈意志,发扬红色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则以清晰的职业规划作出了积极的回应。随后,柳晓军等同学以朗诵的方式作出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会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努力,我们一定会为实现民族振兴而拼搏,我们一定会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
最后,在国旗班班长的带领下,全体成员进行了宣誓,表达了他们坚决捍卫国旗尊严、坚决捍卫先辈尊严的决心。
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也真正让学生自己成为了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积极行动也彰显出了他们内心对家国情怀真正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