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画家的画作就是他的纪念碑

认识一个作者或者读懂一本著作,是需要时机的。

那是你正好能读懂故事的年龄,或者故事的情节突然启发了你的思想。

《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

1.对于“自由”,有些人未曾享用

有人曾说,要想毁掉一个人,就让他忙,忙到没有思和想的时间。

通读《月亮与六便士》,一条主线越来越明晰:

我们最想要活成什么样子?

我们最不想活成什么样子?

我们实际活成了什么样子?

书中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生前那些别人眼中看似荒诞不经的选择,对他自己来说却是真正有意义的。

因为,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高更作品

思特里克兰德对于理想的执念、不顾一切的追求精神,让人们想起毛姆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枷锁》。挣脱枷锁,实现人生价值,或者说找到正确方向,走向值得的生活不容易。

什么是自由?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2.不完美,是生活中的真实

老子说:上善若水。

人的最佳境界应该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从来与世无争,总是默默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说,水最接近“道”。

他讲的是处事的学问,也是面对自身优缺点的自我认知和对待方法。

英国作家毛姆

全篇讲述了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有人说,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以前,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伟大”这种定义。

起初,人们以为:作者认为的伟大,是针对其死后在艺术界的影响。其实,毛姆对于伟大的定义,除去与道德层面无关外,更多针对的是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态度。

主人公对舒适生活漠然置之;对贫困坦然处之。他可以住在一间邋里邋遢的房间里,身边不需要被美丽的东西包围,而内心里,他的精神世界充盈而饱满。

高更作品

3.画家的画作,就是他的纪念碑

毛姆是一位智慧而幽默的老人。在他不满十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由伯父抚养。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毛姆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

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月亮与六便士》,一边读着书中的文字,人们一边在思虑他在写出这些文字时的神态。

当读到惊世之作付之一炬,人们仿佛听到了生命的绝响,那是思特里克兰德探索到关于生命的一切,而不顾一切冲出肉体的灵魂得到安息的回响!

毛姆说:思特里克兰德是个令人厌恶的人,但是我依然认为他是个伟大的人。

故事原型:保罗·高更

人们也许疑问:现实中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

是的,现实中存在。本部著作是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

合上书页,人们很难一句话表达清晰,但不可否认,那是一种浑厚的力量和深沉的思考。

至于书名中的“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便是现实的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