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清明祭扫忆先烈英雄风骨共传承

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267318710154381&wfr=spider&for=pc

又是一年清明时,延庆区开展烈士陵园祭扫、擦拭墓碑向烈士纪念设施敬献花篮等活动,祭奠英烈,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4月3日,以“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为主题的年延庆区向烈士纪念设施敬献花篮活动在八达岭烈士陵园举行。来自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八达岭镇、驻延部队等单位的余人参加活动。同时,全区其余22处烈士纪念设施也同步开展各类纪念活动。

当天上午9时30分,八达岭烈士陵园主会场内庄严肃穆,驻延部队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学生和各界人士向英烈墙敬献鲜花、擦拭墓碑,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家乡,我们才有了和平幸福的生活。以后年年清明我都会来为他们献花。我也会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八达岭学校初一(1)班张诗曼说。

据悉,今年清明祭扫与往年不同,由分组前往烈士纪念设施祭扫改为号召全区中小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延部队官兵和各界群众就近开展向烈士纪念设施敬献花篮活动,不仅实现烈士纪念设施清明祭扫全覆盖,也达到祭扫人群全覆盖。

大榆树镇在大泥河村、小张家口村组织开展“缅怀英勇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清明节祭扫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职工、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员、退役军人、烈士遗属代表以及部分党员、群众等90余人参加。

在小张家口村,祭扫人员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跋涉,来到小张家口村烈士纪念碑前,大家列队肃立,在烈士墓前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6座烈士墓一一培土、除草、献花,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先烈默哀,随后,参加活动的人员将一支支鲜花整齐摆放到烈士墓前,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烈遗志、锤炼实干作风、筑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奋斗的坚定决心。

大家纷纷表示,要赓续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将革命先烈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中,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责任担当。大榆树镇退役军人代表张卫东说:“通过今天的祭扫英烈活动,让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后我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祭扫新风,争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文明祭扫的示范者。”

同时,大榆树镇团委联合八达岭长城社区青年汇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干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祭扫意识。大榆树镇阜高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本村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给村民宣读讲解《文明祭扫倡议书》、纸钱兑换鲜花,清理村道路两旁、山头田间白色垃圾等形式,带动和影响身边群众,摒弃露天焚烧陋习,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群众,不断树立文明祭祀新理念,自觉参与到文明低碳祭扫的行列中。

在香营乡西河烈士墓,香营乡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驻地部队官兵、辖区退役军人共余人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传承革命英烈精神。

活动现场,烈士陵园松柏苍翠环绕如肃,丰碑矗立巍峨挺拔,全体人员面向纪念碑列队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向革命烈士默哀,表达无限追思和缅怀之情。伴随着深情的《献花曲》,部队官兵与学生代表将鲜花整齐摆放在纪念碑正前方。随后,大家依次向烈士墓碑敬献鲜花,瞻仰纪念碑,以简朴而又庄重的礼节,向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鲜花奠英雄,深情寄哀思。“英雄虽已逝,但精神万古长青。这次烈士祭扫活动教育和鼓励了后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要继承革命先烈光荣传统,牢记先烈遗志,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学习,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发向上、拼搏担当,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香营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赵志钢说。

在平北红色第一村——大庄科乡沙塘沟村,大庄科乡工作人员、中小学生和群众沿着当年革命先烈走过的路,来到白乙化烈士雕塑前,清理周边杂草、为烈士献花,向烈士三鞠躬致敬,以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寄托哀思。

在彭家窑烈士纪念碑前,永宁镇机关干部、永宁和平街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列队整齐,为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据了解,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事迹,弘扬民族精神,清明节来临之际,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社会各界依托就近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向烈士敬献鲜花、重温入团入党誓词等活动,为长眠在延庆的名烈士扫墓、培土、献花,以最质朴的情怀追忆先烈,掀起全民缅怀先辈、纪念烈士热潮,连续八年实现全区烈士纪念设施祭扫全覆盖。

近年来,延庆区持续加大烈士褒扬纪念工作的力度,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延庆区还将不断强化全区23处烈士纪念设施、85处零散烈士墓的管理维护,持续推进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烈士的寻找、守护,结合区域优势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在全社会形成褒扬尊崇英烈的浓厚氛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