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一股英雄气,在华北大

傍晚时分,下着毛毛细雨。与石家庄太行国宾馆一墙之隔,就是著名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原本肃穆的这里因为天气,没有几个人,显得格外幽静。

此前来过陵园,是随着集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次不同,一个人散步,可以完全静下心来,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走进那段历史的深处。

石家庄是“国家园林城市”,其实于街头并无感觉。但是,一走进这座陵园,立刻就有浓浓的绿意扑面而至,除了苍松翠柏,更有高大繁茂的法桐肃立在道路两旁,像列队的战士,英姿飒爽。

陵园位于市中心地带,70年前由朱德提议修建,毛主席亲笔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安葬着历次革命战争时期牺牲在华北地区的位团职以上革命烈士。著名抗日英雄、回民支队创建人马本斋就长眠于此。

烈士纪念碑的正西方和正东方,分别为白求恩墓和柯棣华墓。两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白求恩、柯棣华的牺牲地都在河北唐县,他们的墓也在同一座陵园内,遥遥相对。

纪念碑北侧的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前,塑有董振堂、赵博生、周建屏、李力、常德善、王远音、李永安、王先臣、周文彬、马本斋等十位著名烈士的半身铜像,以及“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大型铜雕。董振堂、赵博生同为河北人,陵墓分别在甘肃张掖、江西宁都,这里为他们修建了纪念碑亭。

岁月带不走一串串熟悉的姓名,一股英雄气,在华北大地上驰骋纵横。国家评选“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安葬于此,或在此建有纪念碑亭、铜像的,就有马本斋、白求恩、戎冠秀、赵博生、董振堂等五位。燕赵自古多豪杰,诚哉斯言!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如今的烈士陵园地处闹市区,除了发挥纪念、教育功能外,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的独特场所,已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AAAA旅游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