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自称给英雄王二小守墓58年,作者王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有课文《王二小》,讲述了抗日英雄王二小的事迹:放牛的时候为部队和乡亲们放哨,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献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

故事很震撼,也很感人。

因为是语文课文,所以,王二小的故事流传很广,可以说妇孺皆知。

事实上,最先让王二小事迹广为流传的,是一首由方冰填词、劫夫作曲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语文课文《王二小》其实是从《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里改编过来的。

跟课文《王二小》一个样,《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对故事的讲述同样没头没尾、情节非常简单:“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显然,课文和歌词都只有寥寥两百来字,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英雄的了解——英雄应该值得我们全民瞻仰和怀念,如果抗日英雄王二小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那么,他到底是何方人氏?家里还有谁?这些问题很值得史学工作者进行发掘和查证。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有许多史学工作者开始寻找王二小的家乡了。

年10月,《燕赵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秋访平山滚龙沟,怀念英雄王二小》的文章,引起不小轰动。

按照文章里的说法,王二小是河北平山县滚龙沟山人。

的确,现在河北平山县滚龙沟山上就赫然立有一块“王二小纪念碑”,碑记上是这么写的:“王二小,原名阎富华,乳名二小,年5月18日生,生前居河北省平山县滚龙沟村,任儿童团长。年9月16日,日军向晋察冀日报社驻地滚龙沟扫荡,正在站岗放哨的王二小看到‘消息树’倒下,马上叫伙伴通知报社人员转移,自己佯装给日军带路……牺牲时,年仅12岁。”

《燕赵晚报》这篇文章和河北平山县滚龙沟山上立的这块“王二小纪念碑”却让现任涞源县旅游局局长的刘春阳很不高兴。

刘局长不满地说:“歌曲中‘王二小’的原型人物就是涞源的小英雄王二小,老作家陈模出版的《少年英雄王二小》一书首发式在涞源县举行,而为该书作序的正是抗日期间在涞源一带指挥战斗的杨成武将军。”

在陈模的《少年英雄王二小》的书里,说王二小是涞源县上庄村人,出生于年,11岁逃荒来到了南马庄地区的狼牙口村,参加了抗日儿童团,经常放着牛在山坡上为八路军站岗放哨。

刘局长还有鼻子有眼地说:“狼牙口村地处敌后抗日根据地,涞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就设在离狼牙口4公里远的范庄旺村。该村村民都说,他们从小就听王二小的故事,这儿的人都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涞源县原政协副主席车志忠举双手赞成刘局长的说法,补充说:“在涞源不仅有二小的出生地和牺牲地,曾经的涞源县抗日政府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和王二小有过多次接触,并在年秋把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材料报到边区青救会,转送给了阜平的徐光同志。”

是,平山县滚龙沟是建有“王二小纪念碑”、还塑造了王二小的雕像,而且王二小的墓地、旧居、牛棚都较好地保存下来。

但涞源县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同样建了王二小塑像、纪念碑,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还在二小的家乡上庄村还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

不过,同属河北涞源县的刘家庄村也有王二小塑像、纪念碑。

刘家庄村村口的一个小山坡上,安置有一块褚红色的大石头,村民称之为“血色石”,都信誓旦旦地说,石头的颜色,就是英雄王二小的血染红的!

最具说服力是,这个村村头的王二小墓有一个守墓人,名叫史林山,他说他是王二小的小伙伴,已经替王二小守了58年的墓!

史大爷说,王二小牺牲的那天,是年春的一天,当时,是他和王二小一起放牛的,鬼子来的时候,王二小做了分工:安排他跑回村里面通知大家转移,二小自己带鬼子钻入八路军的埋伏圈。

说到这里,史大爷饱含热泪:“当年是二小将生还的希望给了我,现在我要将二小的故事一直传播下去!”

……

此外,牺牲于年5月的河北顺平县野场村儿童团长王璞,曾被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抗日民族小英雄”的称号,也被称为王二小。

……

这里有王二小,那里也有王二小,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歌唱二小放牛郎》里要歌唱的王二小呢?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作者方冰在于年写过题为《〈歌唱二小放牛郎〉故事歌的产生》的回忆文章,详细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过程:“反扫荡以后,我们又回到原来的驻地。”“我和劫夫坐在房东家已被烧破了的房前的台阶上。劫夫说:‘我们写点故事歌颂不好吗?歌颂那些在敌人面前不屈的英雄们,使他们的事迹得以流传,教育后来的人。’我与他有同感。”“于是我在两小时之内,写出《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词来。劫夫很快就谱出来了,很快就传唱开去。”

曲作者李劫夫的女儿也介绍过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她说:“这是个虚构的故事……反扫荡之后,爸爸和战友方冰叔叔商量: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我们写点故事歌不好吗?歌颂那些在敌人面前不屈的英雄们,使他们的事迹得以流传,教育后来的人。于是方冰叔叔很快就写出了《歌唱二小放牛郎》和《王禾小唱》两首词来。”

著名演员方青卓是方冰的女儿,她也回忆说:“爸爸曾经跟我说过,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多着呢!王二小虽然是全国的楷模,但他并不是一个真真切切存在的人,是个集合体,是个复合型人物。”

也就是说,方冰在创作这首歌词时,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真名实姓叫“王二小”的孩子,为什么让“二小”姓王?不过是王姓比较通俗、普遍罢了。

《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年9月16日,所以,歌词中就出现了“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这一句,河北平山县滚龙沟“王二小纪念碑”写小英雄阎富华牺牲于“年9月16日”,应该是巧合。但歌词里的王二小牺牲时是13岁,阎富华牺牲于12岁,二者是不符的。

至于牺牲于年春的史林山的小伙伴、牺牲于年的王璞,明显是向“英雄王二小”学习的抗日小英雄,并非歌词中歌唱的“英雄王二小”本人。

但不管怎么样,当国家、民族面临巨大危难的时候,中华儿女不分男女老幼、团结一致抗击外敌,尤其是这些只有十多岁的孩子,敢于用稚嫩的肩膀背扛起中华民族不堪外辱的大旗,用自己的鲜血浇灌民族觉醒的种子,是让人震撼的,也是让人自豪的。

我们应该为全国各地能涌现出众多王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而欢欣鼓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