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书法代表作,曾反复书写41遍,宽博

20世纪初,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作为中国传统书写工具的毛笔逐渐被西方的硬笔取代。但是,周总理一生坚持用毛笔书写,这不仅仅因为自小形成的习惯,更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

周总理在书写

周总理不是书法家,但正因为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持守,以及年深日久的习练,他的书法也很值得研究。

周总理一生虽然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但他的题词、电文、手稿以及为报纸题的报头等,堪称蔚为大观,成为我们欣赏其书法的一个窗口。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原稿

在周总理留存下来的众多手迹中,最著名也是最能体现其书法境界的,当属为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题写的碑文了。碑文为毛主席撰写,全文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国近百年的革命历程。

周总理书写的碑文原稿现在收藏在档案馆,是写在一页印有方格的稿纸上,由右向左竖式书写。这页稿纸很小,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阴的题字,正是以此稿为底本放大刻制的。

周总理题字

周总理的题字,虽然写得很小,但却笔笔精细严谨。周总理当年为了写好这个稿子,先是一遍遍地练习单字,待写得差不多后,再一遍又一遍地全文书写,直到写到第41遍时才感到满意。

周总理对待书法的这种认真、严谨态度,让人感念至深。

周总理书法题字

对待书法,要有敬畏之心。当下很多书法家,创作的时候很不严谨,拿起笔就狂写一起,所以总能看到作品中错字、漏字的情况。相较于周总理的态度,现在的书法家简直“不忍直视”。

周总理的书法,除了精到之外,更为可贵的是展现出的雍容大气、含蓄内敛的精气神。神采飞扬的行草书固然潇洒,但不够庄重。周总理的小字行书,用笔以逆锋为主,筋骨全部收敛于内;用墨丰厚凝重,既润泽华滋,又沉实饱满。

人民英雄纪念碑

俗话说“字怕放大”,原因是在放大的过程中,用笔的弊病会凸显,字的内部空间布白会更开阔,所以一旦放大后,字的精神气质就变了。

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文字,是经过放大数十倍后的效果,但字的结构丝毫不松散,这就是书法功夫的扎实之处。

周总理早期书法

周总理的书法,得益于幼年时候打下的坚实的颜真卿楷书基础。颜体楷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字势丰满外拓,给人一种膨胀感。这种影响,铸就周总理书法的端庄、充实、宽博的气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毫无疑问是周总理书法的代表作,其展现出来的神光内敛的气质,正是先烈们为革命牺牲的勇敢精神的体现。而周总理书法的宽博气象,也的确称得上“古今一人”了。

周总理书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