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考古学家曾经复原过一只从古希腊半岛墓葬群中出土的残缺陶钵,陶钵上面刻画了一组身穿能甲、手持长矛的武士,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些武士气势昂扬、整齐划一,不禁令人深思:究竟是怎样的国家文明,才能孕育出这样的战士?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这只陶钵上所描绘的是近锡尼卫城的装甲兵出征场景,而近锡尼文明的辉煌由此也可见一斑。
极富神话色彩的文明迈锡尼文明由阿卡亚人所创造,和同时代的米诺斯文明水平相当,但迈锡尼文明风格更为粗犷。阿卡亚人是希腊民族的分支,原本居住在多瑙河沿岸的平原上,从公元前年左右开始向南迁移,逐渐进入希腊。在这一过程中,阿卡亚人实现了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创造了希腊历史中始于公元前年,止于公元前年的迈锡尼文明。
从希腊半岛南部到中部,包括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的一些岛屿上,都遗留有迈锡尼文明的痕迹。希腊半岛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国家,迈锡尼、雅典、皮洛斯、梯林斯等国家都处于社会交革期,也延续了克里特文明的特色。借助军事力量的增长,迈锡尼人建造了许多坚固的城堡。他们在公元前年左右渡过大海,占据了克里特岛。
迈锡尼的城堡一般都修筑在山坡顶上,他们用巨石来研造城墙,保留至今的一些城墙上还有长达米的巨石。因为这些巨石太过庞大,后人认为人力无法将它们运送至此,所以就有了神话传说中独眼巨人建造城墙的故事,这些城墙也被称为“独眼巨人墙”。
在巨石城墙上还有一个巨大的门,门拱上方的巨石上雕刻了两只用后足站立的狮子,它们粗壮有力地前足对着柱子,造型充满了力量感,这是西方最早的纪念碑式装饰雕刻,此门被后世称为〝狮子门”
公元前1世纪后半叶,希腊半岛的城邦国家组成联盟,他们渡过爱琴海去攻打富饶的特洛伊。这场战争持续了10年之久,虽然特洛伊最终被攻破,但希腊也因此损失巨大,迈锡尼文明也由此开始衰落。
大约在公元前12至前11世纪期间,迈锡尼的军事力量衰落,此时,北方的多利安人迅速壮大起米,他们挥师南下,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就像曾经被他们摧毁的克里特文明一样,迈锡尼文明也逐渐消逝在历史的烽烟之中。此后的公元前11到前8世纪,荷马时代到来,古希腊文明也由此开始。
虽然古希腊文明并不是直接建立在爱琴文明的基础上,但是古希腊人喜欢特洛伊战争视为自身历史的起点。从那一刻开始,古希腊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凝聚到一起,这种聚合力带给了古希腊人一种民族认同感,也为后来古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