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校附近有一座墓碑,它矗立在学校北门斜对面一百米处的田间地头,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地。
一年四季,墓碑被青草包围着,除了三五成群的麻雀会偶尔落在上面短暂休憩,陪伴它的就只有日月星辰与风霜雨雪。它静静地立在那儿,显得十分孤独。在一个晴天,我大着胆子准备去探索一下那神秘的墓碑。
这座墓碑是由砖块垒成的,两米多高,砖块掉落的边边角角是它在岁月长河中挣扎的痕迹。墓碑正面嵌入的是一块涂着白色油漆的木板,油漆渐渐发黄分裂,可最上方那颗由红漆涂成的红色五角星却像是隐匿在沙海中的一颗钻石,在我的眼睛里不断闪烁着。
目光向下扫去,木板上那被风化得残缺不全的文字缓缓映入眼帘:“王桢年同志参加志愿军,光荣担任了抗美援朝重大任务……”那时我并不懂这其中的意义,唯有那颗红色五角星一直印刻在我心中,直到现在还格外鲜艳。
一次偶然的机会,母亲为我讲述了那段尘封的往事,“当年,他跟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英勇地牺牲了,村里的人为了纪念他,自发地立起了这块纪念碑。”
从那之后,墓碑的神秘感在我心中逐渐消散,无论何时经过那里,我总会心怀敬意,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英烈们奋勇杀敌的场景。
青草在墓碑的周围肆意生长,摇摇晃晃地攀附在木板上,遮挡住那本就不甚清晰的碑文。可你看,哪怕是不经意的一瞥,依然能看到它傲立于天地那不屈的筋骨,看到它默默诉说着浴血奋战的过往。
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但无数的英雄却从未离我们而去。今天,当我穿上军装,再一次伫立在这块墓碑面前,一股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墓碑是为了铭记和纪念,更承载着希望和永生。
作者:武警甘肃总队周开梓
整理:曹世凯
主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监制:姚洪华
主编:王文、赵冰晶
编辑:王燕婷
邮箱:wjxinmei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