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在中国军队抵御日军对上海的侵略的淞沪抗战中,第十九路军首先奋起御暴,第五军随之参战,他们以装备简陋的7万之师,抗御装备精良的8万之敌,达33天之久,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为捍卫民族尊严和洗雪国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的一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走进南京紫金山东麓的灵谷寺景区,在无梁殿后是一片半圆形的花坛草坪,这里原是明朝灵谷寺五方殿的旧址,草地左右两侧各有一碑柱,分别写“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年1月28日,盘踞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进攻闸北,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将士在蔡廷锴、蒋光鼐两位爱国将领的领导下奋起抵抗。不久,张治中将军率领的第五军也奉命赴上海参战。淞沪抗战结束后的年6月2日,部分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阵亡将士代表葬入了灵谷寺的阵亡将士公墓。埋葬在这里的阵亡将士共计人,来自参战的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等部队,寓意着“一·二八”,纪念碑于年9月2日竣工。
南京沦陷后,碑上文字被日伪铲除。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中山陵园管理处将碑上文字恢复。这两座碑已成为南京市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作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卡农伯爵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