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纪念碑泡茶点,真的好想你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211204/10029343.html

茶肆在成都叫“茶园”,老厦门则叫“茶桌仔”。厦门升级版的“茶桌仔”桌腿长高了,视野变宽了,走出大街小巷,来到青山上,山山佳茗留香;抑或来到海岸边,珍珠湾、海韵台、椰风寨、港仔后……,茶香骑着海风浪迹天涯,最是各个景区的亭台楼榭,岛内岛外无茶不公园。

我们双十老同学茶聚选中的“茶桌仔”偏偏是个例外,位于纪念碑和植物园之间的小树林里,该摊“茶桌仔”闹中取静,且交通便捷,深得周遭老茶客青睐,周末一早8点刚过,摊点各桌基本客满,谈笑风生赛神仙,看得出其中不少是固定户,因为他们把各自茶杯寄存在摊点的小木屋里。

我赞成寄存茶杯,专杯专用,卫生又环保,老用一次性茶杯,该为城市平添多少垃圾,而反复烫杯,费时又费水。我曾经参与绿色征文,写的是《自带一只小茶杯》,老夫也身体力行,将一只“山国香”白瓷小杯放在衣兜里,这可谓“随身寄存法”。

我收到两盒云南“高顶茶业”颁发的奖品——“易武普洱古茶”,独乐不如众乐;水明同学带来老家龙海的茶配——“白水贡糖”,茶热糖酥,小树林茶聚的序幕徐徐拉开。这时一群麻雀和一只白头翁旁若无人地降落在我们眼皮下的绿地上,那白头翁居然神勇无比,左驱右赶身边的麻雀,小树林人鸟共处,让茶客们愈发品得津津有味。有人说,由于环境变化,如今的麻雀已经不会七嘴八舌了,不知是否属实,如若真是,那么“茶客们像麻雀一样唧唧喳喳”的比喻是否也该就此打住?

话题扯到一掷万金吃猴脑时,咋舌又唏嘘,当暴富一族变着法子炫富,畸形消费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平静地坚守我们自得其乐的茶桌仔。

冬日的阳光穿过小树林的枝桠,暖洋洋地晒在我们的身上,是否换茶,来一泡闽西武平的“帽村绿茶”,生命那一段插队岁月刻骨铭心,几杯茶汤下肚,话题又情不自禁转向50多年前“厦门知青插队闽西”的沧桑往事……

安安静静的纪念碑小树林泡茶点,好一个母语“茶”方块字,人在草木中,人与自然最亲昵,厦门百姓平民最喜欢,缘何被消逝?问号又问号,真的好想你!

厦门郑启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