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璞瑛在《纪念碑》中饰演梅加。
6月9日,历时3个月的年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话剧演员大赛决赛(B组)在浙江金华举行,桐乡选送的袁璞瑛因出色完成话剧《纪念碑》梅加一角和紧扣主题的即兴表演《我不信我就做不到》摘得全场总冠军,另一选手吕安迪也以优异表现获得第四名。
据了解,“新松计划”自年以来,在戏曲、声乐、器乐、舞蹈、话剧等多个艺术门类,累计实施各类青年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余项,发现、培养和资助青年艺术人才余人,是助推浙江省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
作为“新松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浙江省青年话剧演员大赛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每五年一届,自年起增加非职业组选手比赛,旨在发现、推出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话剧、影视表演者,繁荣全省艺术事业。
袁璞瑛和吕安迪历经本地选拔、全省初赛、复赛,直到顺利拿到决赛晋级牌,从上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此次,两人分别演出的话剧《纪念碑》各有特色——袁璞瑛演出的《纪念碑》忠于原著、演绎经典,并在自身的理解上释放出了不一样的光芒;而吕安迪演出的《纪念碑》则充满先锋戏剧元素,新颖而别具一格。
表演,是一把通往自由的梯子。就职于国网桐乡市供电有限公司的袁璞瑛,已经是一位妈妈了,大学学习表演的她已经放下这个专业很多年,“其实哪个行业都可以放光。工作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参加青年话剧演员大赛,很享受这样的状态。”
吕安迪在《纪念碑》中饰演斯特科。
这是桐乡近年来第一次选送话剧演员参加全省的比赛,“没想到一鸣惊人。”谈到此次的收获,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艺术总监严旻操难掩激动,他说,这样的尝试,是桐乡戏剧除了越剧和本土戏曲之外的多元化发展的又一个美好开始。
在桐乡,戏剧文化扎根颇深,有着浓厚的民众戏剧基础,在长三角地区也是颇具影响力。年,从小听着南北曲艺长大的吕安迪和几位爱好戏剧的年轻人成立了“乌青剧社”,也成为了乌镇戏剧节的常客,开启了一条通往戏剧的全新之路。
去年,“中国·新戏剧之乡”这一称号花落桐乡,给桐乡烙上了又一独具魅力的文化标签。如今,桐乡戏剧原创、表演力量茁壮成长,还先后举办了诸多戏剧活动,乌镇戏剧节更是享誉国内外。从传统承袭到现代创作,桐乡戏剧文化全面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