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沈阳日报」
9月3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举行,名为国战斗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烈终于在祖国大地上安息了。
9月4日下午,清风凉爽,长空辽阔,记者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到沈阳各界人士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镜头一:缅怀战友
“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在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前,一位耄耋老人在一男一女的搀扶下,肃立、默哀、鞠躬,随后微微颤抖着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我是一名抗美援朝战士。”老人拍着自己的胸膛,哽咽着介绍道。她叫刘韵笙,今年89岁,从老家九江的一所医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参军,后随部队来到东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老人回忆,那时她本已坐上开往前线的列车,却突然接到留在国内负责后方医疗任务的命令。“那时候,大家都积极争取上前线。但是党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老人坚定地说。
战争结束后,刘韵笙与从朝鲜战场回来的爱人一同留在沈阳工作,之后从沈阳医学院离休。“作为亲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我母亲对志愿军队伍始终抱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得知第八批烈士遗骸在这里安葬后,她就一定要来看看,缅怀一下当年的战友们。”老人的儿子王高云说。
“放心吧孩子,祖国会永远兴旺,中华民族永远强盛!”“要把革命先辈们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故事传颂下去。”老人说这些话的时候,眼中含泪、眼中有光。
(下转3版) (上接1版,有一种思念穿越时空)
镜头二:党支部活动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在纪念广场,来自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沈阳城中支行党支部和北京德恒(沈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的党员代表共同朗诵着《谁是最可爱的人》。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举行党组织外联共建活动,就是为了表达我们全体党员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沈阳城中支行党支部书记方化宇和北京德恒(沈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侯阳介绍,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两个党支部决定开展互联共建活动。双方第一场共同开展的主题党建活动,就于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朗诵结束后,大家集体向英雄纪念碑鞠躬、献花,并向烈士英名墙致敬。
“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参加活动的党员纷纷表示,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历史、缅怀英雄,继承伟大的英雄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记对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镜头三:青年传承
“许多烈士们牺牲的时候,也跟我们差不多大吧,不过二十几岁,他们应该也想尝尝现在的零食和水果吧……”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王娜红着眼眶,在纪念碑前端端正正地摆好几个苹果。
“这里长眠的,其实都是我们的‘同龄人’。他们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身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不但要感恩他们的付出,更要把他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热爱和坚定信仰传承下去。”王娜介绍,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始终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观看了安葬仪式的直播后,她深受感动和震撼,“所以我决定要来烈士陵园实地瞻仰,致敬先烈。”
“这里是陵园,还种了很多松柏,可为何大家从不觉得阴冷、害怕,反而有些暖意?”在烈士英名墙旁,王娜一边敬视着墙上的每一个名字,一边哽咽道:“因为这里安葬的是宁愿牺牲生命,也要保护我们的人啊。”
镜头四:致敬先烈
“这里是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要对革命先烈心怀感激和尊敬!”“想想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么?让烈士们的英灵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心里一定也是乐开了花。”一家三口牵着手一同向纪念碑鞠躬默哀,又笑着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我爱人是一名老师。在得知烈士遗骸回国后,我俩就想,应该带着孩子来缅怀烈士。”市民吴先生介绍,他的孩子虽然才6岁,但已经能把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故事讲得有头有尾。趁着周末,两人就带孩子来实地祭奠一下那些在书里认识的烈士。
“祖国的下一代,一定要尊重烈士、学习烈士、热爱烈士、维护烈士!”吴先生红着眼眶微笑着说:“这是他们舍命换来的国泰民安,大家前来纪念的时候,不但要说‘我们很想你们’,还要说‘我们很好’‘放心,有我们,祖国会更强’。”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曲俊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