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0清明祭英烈中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文化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习俗丰富,备受中华儿女的重视。而今年的清明节恰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树立绿色、文明、简约、安全的祭扫新风尚,营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清明祭祀氛围,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山东师范大学汉峪实验小学)一年级联合预备中队的辅导员老师带领队员们开展了“清明祭·缅怀英烈”清明节主题队前教育课,引导预备队员们了解清明习俗、致敬时代英雄、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参与网上祭扫活动和清明节主题活动,表达对英雄的追思和敬意!

 识清明·忆往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亲爱的预备队员们,这首古诗里藏着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看出来了吗?没错,就是清明节。

节日起源

清明节,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是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缅怀先烈

除了追忆已故的亲人,还有一群人同样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铭记,那就是为了民族独立解放,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烈士,他们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却用血肉之躯,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敬英雄·寄哀思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俱往矣,无数英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看今朝,无数白衣天使,用坚守逆行者的背影,不问归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

自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打击这场防疫阻击战。疫情,让我们看到无数逆行者身上闪耀的光芒照亮着我们祖国大地。

疫情就是命令!84岁的终南山院士日夜兼程,奔波在疫情最前沿;8万名武汉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千万医务工作者化身“白衣战士”奋战在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各行各业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勇士们因公殉职的人有已达到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无数的逆行者用坚定的身影给予我们共克时艰的勇气和信心。因为有无数逆行者的守护,我们才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在这个缅怀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向先辈致敬!向英雄致敬!

祭英烈·铸华魂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各地为规避感染风险,纷纷暂停公祭、江祭、骨灰撒散等群体性公祭活动。预备队员们在家中也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云祭祀”为英烈敬献鲜花、留言寄语等方式,向革命英烈表达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

崇尚英雄诉真情

预备队员们纷纷登录济南市组织的“清明节网上祭英烈”专题学习和留言寄语区,学习革命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重温红色济南,并在神圣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前,深情地鞠躬,献上圣洁的花圈,并留下自己的寄语,表达对先烈们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通过这次深刻的清明节主题队前教育,预备队员们也励志加入中国少先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缅怀先烈致敬意

预备队员们通过读红色书籍、报刊,看红色故事,积极学习英烈事迹,刘胡兰、董存瑞、王二小、张嘎、杨靖宇……缅怀英烈,传承遗志。没有先烈们的舍小家、为大家,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沿着革命先烈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行。

笔墨丹青寄情思

预备队员们通过对清明节节日习俗的了解、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哀思和无比崇敬,融合传统文化诗词与绘画,制作了精美的主题手抄报,不仅是红色的弘扬,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传承,更是对英烈们最好的告慰。

铮铮烈骨中华魂,意气风发爱国情!通过一系列的清明节活动,更好地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奋发向上、立志报国的信念和决心,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革命先烈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健康成长,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到红色传承。

芳菲四月,鸟儿唱、桃花红、柳枝绿,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这是一个充满期待和祝福的季节。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传承英烈精神,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高尚品格!让我们担当起少先队员的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好少年!让我们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