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Coffee设计咖》是一档播客节目,三位主播都在硅谷工作,每期节目我们会邀请业内嘉宾聊聊和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事。
第14期节目我们请到了设计工作室usTwo的设计师AvalonHu。她曾先后就读于台湾大学生物产业机电工程系和密歇根大学人机交互专业,曾在R/GA和汤森路透任职。在本期节目里,我们聊了聊她如何从迪士尼秀场后台开始,转专业成为用户体验设计师;设计agency的工作流程;usTwo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公司结构;最后她也与想加入设计agency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建议。
和用户体验的初次接触——迪士尼秀场后台AvalonHu:大家好!我现在在usTwo担任设计师,专长是UX设计,有时候也会做视觉设计和服务设计。
Riceman: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本科专业,以及后来是怎么转到人机交互的呢?
AvalonHu:我在台大念的是生物产业机电工程系,简称是生机系,整合了机械和电机。这个专业感觉跟人的接触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追求怎样能把算法改到最好,我觉得有点缺乏和人的沟通。大三的时候,我有一个机会去当交流学生,当时我就决定,这一年不要学习和工程相关的东西。所以我在交换的学校念了一个学期以后,就去迪士尼做了7个月的实习生,在他们的秀场跟他们的演员工作,帮他们弄服装,帮他们打扮、准备好表演秀。
迪士尼表演《魔发奇缘》
这跟工程完全不一样。我就是想看看这世界还有什么可能性。尤其是在台湾或者亚洲长大,社会对我们有很多期待,在文化传统上,人们会告诉我们「要学这个、做那个才会变得更好,才是最好的选择」,但那次的经验让我觉得,「哦,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嘛!」
在用户体验上迪士尼是最厉害的,他们从游客一进门的那个点开始,每一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体验,什么时候会遇到怎样的角色、该给游客怎样的惊喜。我认为这种设计可以运用在任何地方,像我们做UX设计,我们会把用户体验设计在平面或者是跟科技结合的一个物理空间里面。当我在迪士尼工作的时候,我每天都要记得哪些演员有什么样的需求,哪些演员喜欢怎样的东西,这样我可以帮他们在上场之前准备好更舒服的体验,这跟我们做UX设计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使我现在能够结合之前的经验做新的事情。
「在迪士尼,从用户进门开始,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体验」
所以我就在谷歌上搜迪士尼,找到了MIT媒体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发现有HCI,但在台大其实并没有HCI这个具体的专业,所以我在台大找到一个教授,他在做物理计算(PhysicalComputing),跟HCI还挺接近的,我就开始修他的课,后来我也在台科大找到一个教授做HCI,我下课后就会去跟他们在职班的同学一起修课,接触过这些之后,我发现这可能就是我想要学的,所以就去申请了这方面的学校。
加入设计咨询公司R/GARiceman:所以你就来到了美国读人机互动的专业,你在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直接去了纽约的R/GA做交互设计师,我们很好奇你当时读完两年之后为什么去纽约,为什么假加入R/GA这样的一个agency来开启你自己的职业生涯?
AvalonHu:这个过程其实跟我之前找到HCI的过程很相像,我当时觉得可能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但我也不知道这个可能性是什么。当时我们夏天要去实习,我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汤森路透在纽约,而我拒掉了另一个在西岸的offer,因为当时我觉得好像整个产业都在西岸,以后一定有机会去西岸,但我对纽约并不是太熟悉,就想去看看纽约有什么。汤森路透公司很好,人也很好,我做的项目是财务报表相关的,我觉得创意的成分不是很多。后来我又误打误撞地去IxDA实习,在那里跟agency的人聊天,发现他们做过很多酷炫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哦!原来有agency这个东西啊」,后来我就去申请agency的工作,刚好R/GA雇佣了我,这算一个有趣的转折吧。
瀑布流vs.敏捷开发Avalon:Designagency目前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advertisingagency,就是做广告营销的;另一种是productagency,是做产品设计的。R/GA两种都做,但是工作内容上比较偏向advertisingagency这块。
R/GA这个公司有很强的组织结构,设计师在职责上从初级、中级、高级、再到创意总监等等划分得很清楚。我们的客户有Verzion、PwC、可口可乐等等,每一个客户都会有对应的客户经理来负责客户对接。这些客户的商业需求都会先经过客户经理,然后再转交给一个设计总监(这个总监通常是负责用户体验的),然后再由下面的设计师去具体地执行。
Avalon在R/GA为PWC设计的iPadapp
张挠挠:Advertisingagency和productagency的设计工作区别在哪里?
Avalon:首先,项目性质不太一样。Advertisingagency做的项目一般周期都比较短(1–2个月),一个很典型的项目是围绕一个campaign做一个酷炫的宣传网站。而productagency做的项目周期一般都比较长(1–2年),比较像是做in-house的设计,区别是你还是乙方。举个例子,比如要做一个Spotify这样的产品,那就是productagency做的,但如果是Spotify下面的一个TopMusicoftheYear这样的页面,那就是advertisingagency擅长做的事情。
另外一个区别在工作流程和方式上。比如usTwo是一个比较典型的productagency,当客户找上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商务总监去接洽这个客户,但同时,设计师也会很快地参与到讨论中去,这一点和传统的advertisingagency就不太一样。设计师在项目早期的时候参与讨论,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影响商业上的决定。比如,一个客户跑来说他们想把网站改成响应式的设计,我们就会问他为什么想要做响应式设计,客户说了他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发现他需要的不是把网站改成响应式,而是一些别的东西。设计师的早期介入可能会改变整个项目需求。而如果是传统的瀑布流工作方式,在客户经理那一步就会定下商业目标和项目需求,设计师在实际做项目的时候就不太能有变化。
作为设计师,我当时在R/GA工作的时候就会感觉对项目的主导权不够,因为基本上就是怎么做让客户开心,我们就怎么做。很多客户喜欢这种瀑布流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希望整个项目是可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都要签字确认,确保项目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前进。这样,客户会感到这个项目的成本、交付时间、以及最后的交付成果都是比较可控的、可预期的。我承认瀑布流的工作方式确实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我作为设计师,会更想要productagency那种敏捷开发的方式。设计师早早地参与到和客户的沟通和项目的计划中,有利于设计师发挥他们的创意,也许就能为客户提供之前他们没有想到解决方案。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也就是我之后选择加入usTwo的重要原因——一个更小、更偏产品设计、更扁平的组织,让我更好地发挥我的设计创意。
usTwo设计的游戏纪念碑谷
usTwo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公司结构Avalon:usTwo的总公司在伦敦,我加入的时候公司约人,第二家分公司开在瑞典的Malm?,第三家分公司在纽约,我加入的时候纽约分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我是第19位员工,公司非常小,但是面试后觉得这家公司的做事方法和想法还蛮酷,很有吸引力。因为usTwo的理念是「fampany」,就是family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