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一位老地下党从台湾带回百人名单,

银川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826/9366502.html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句篆刻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纪念碑上的铭文,非常贴切而准确的描述了年前后在台湾执行情报工作的英雄们。

当时党中央为了提前做好解放台湾的部署,先后派遣了大约多名情报人员进入台湾,后因叛徒出卖或身份暴露牺牲了多人,损失惨重。

然而在这座西山的纪念碑上目前也只有位烈士的姓名,其余的二百多人依然不知下落,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在两岸关系解冻之前,这些无名英雄几乎不为人所知,有的人更是身背骂名。

然而随着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一份尘封了38年的名单被幸存的老地下党带了回来,很多历史谜团才大白于天下。

我要去很远的地方做生意

这份被带回来的名单中所记载的人,都是当年牺牲在台湾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但其中有一个名字让大家震惊了——刘光典。

因为根据当时台湾方面发布的公开报道和照片,刘光典已经叛变,后来则一直杳无音讯,现在怎么会又突然出现在牺牲者名单上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党组织和刘光典的后人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调查工作,终于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刘光典,年出生于辽宁旅顺,年少时因家庭贫困所以一边做学徒工,一边坚持读书,后来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平辅仁大学。

年学业有成的刘光典与妻子王素莲完婚后来到了山东滕县,由于他英语、日语都不错,又懂医药知识,经人介绍进入了伪警察所工作,但在当时这可是一份天天被人“戳脊梁骨”的差事。

在家人、朋友的质疑和不解中,刘光典走马上任,但其实所有人都误解了他。

刘光典是一位正义感和民族自尊心极重的有志青年,在他眼中,日本侵略者与他不共戴天。

可是做为一介文弱书生,他只能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打击日寇,那就是进入其内部,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尽可能保护抗日志士以及无辜百姓。由此已经可以看出,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显露了做为一名特工的潜质:勇敢、理性、智慧、能够忍辱负重。

一年之后,刘光典辞去了这份工作回到了东北,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做起了医药生意,在他的用心经营下,生意颇为风生水起。

没过多久抗战胜利了,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和平生活的刘光典等来的却是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中华大地再次变成了生灵涂炭的战场,而就在此时,刘光典结识了一个足以影响他一生的人——洪国式。

洪国式是刘光典的东北老乡,也是中共的老情报员了,有着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他一眼就相中了刘光典这个年轻人,他坚信这个八面玲珑而又温文尔雅的药材商人是个不可多得的特工“坯子”。

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此时的刘光典已经娶妻生子,生活稳定,他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刀尖上舔血”的危险工作。

让洪国式没想到的是,刘光典得知他的这个想法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并心甘情愿的做为洪国式的“交通员”为中共传递情报。

自此刘光典成为了“东北社会部大连工作小组”中的一员,正式走上了“红色特工”之路,而且他还把经营药铺挣来的钱拿出来做为组织的活动经费。

年刘光典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全家迁到了北平,在这里继续开展情报工作。为了解放全中国,他在组织的安排下频繁活动于各个战区和城市,我们熟知的“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中,许多重要情报都是经刘光典之手传递往来。

到年上半年时,三大战役结束,全国大局已定,就在所有人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额手相庆之时,刘光典突然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

碧海渡初心,虎穴藏忠魂

这项新任务就是——入台取情报。

当时国民党的残兵已经败退台湾,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屿在蒋介石的统治下基本与大陆完全隔绝了,我党的情报网在那里十分薄弱,就更不用说架设电台了,所以只能派遣像刘光典这样的“交通员”,用最原始的方法取回情报。

此时的刘光典早就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交通员”了,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其中的危险性有多高。到一个完全陌生而且被白色恐怖笼罩的孤岛去开展情报工作,一旦有个差池连后援可能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营救了。

更为关键的是,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也许都不会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人间蒸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面对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未知的风险,刘光典并没有退缩,他在接受任务后简单地安排了一下家人的生活,就踏上了奔赴台湾的征途,不曾想这也成了他与妻儿的诀别。

由于工作保密的需要,刘光典的家人并不知道他要去哪里、干什么,虽然妻子隐隐有所感觉这次不同以往,但最终还是忍住,什么也没问。

刘光典是年6月从北平出发,历经了4个多月的辗转漂泊才借道香港到达台湾,期间他只从武汉给家里去了一封信,信中说为了全家人以后的生计考虑,自己要去外面做生意,时间会比较长。

就是这封几十个字的家书成为了全家人对他的寄托与盼望,心中默默地期望着有一天他会突然推开家里的大门,笑着走进来。

年10月底,刘光典终于到达了台湾,这次与他搭档的依然是老朋友洪国式和一名台湾本地的情报员王耀东。

三人分工明确,配合得天衣无缝,洪国式负责收集、汇总国民党的军政情报,王耀东负责将其传递给刘光典,而刘光典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些宝贵的情报送回到大陆,这个环节极其重要、也极其危险,稍有不慎的话,不仅那些无数人用性命换来的情报将毁于一旦,自己也绝难幸免。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这个三人小组将第一批绝密情报已经准备完毕,其中不仅包括了国民党军队在台湾西部的所有驻军、布防情况,以及台湾各地区气象、水文数据,甚至连基隆、高雄两地的军用通讯密码都在其中。

这对于中共中央一直在筹划的解放台湾作战行动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光典谨慎地盘算着如何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最终他决定用米汤将情报重新密写在包茶叶的纸上,然后将这包“上好”的茶叶带回了香港,再经过特殊渠道送交中央。

当毛主席得知这份珍贵情报的来历后大加赞许,并且挥毫写下“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的绝句,后来这首诗就被题写在北京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景观墙上,可以说这就是对那些无名英烈最高的褒奖。

处境危急,忠心不改

刘光典所在的三人小组出色地完成了入台之后的第一次重大任务,其中的险象环生不足为外人道也,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谍战系列影视剧都是经过了改编甚至是杜撰的,然而在真实情况中这些情报人员每时每刻都如行走在刀尖之上,一旦失手可能面临的就是极其残酷的屠杀,而且真正能够全身而退的也是万中无一。

年1月再次返回台湾继续收集情报的刘光典没有想到,这次行动将是他“最后的任务”,他再也没能回到无比热爱的新中国。

当时的台湾局势已经非常严峻,国民党当局意识到有大量的“红色特工”潜伏了进来,于是开始疯狂的调查与抓捕。1月29日一个“大人物”的被捕彻底改写了台湾情报组织的未来,他就是蔡孝乾。

蔡孝乾何许人也?他可是年台湾共产党创办人之一,也就是国民党经常说的“老台共”,被捕时蔡孝乾已经是中共台湾工委书记,绝对的情报网首脑,他的被捕严重的威胁到了整个在台情报组织的安危。

遗憾的是,这位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台共”早已习惯了优渥的生活环境,被捕后很快就叛变了。

某种程度上讲,蔡孝乾的叛变不亚于当年中央特科首脑顾顺章造成的严重后果。由于他的叛变行为,导致本就薄弱的中共在台情报网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受他牵连的千余人遭到逮捕和杀害,整个台湾工委损失殆尽。

其中最为可惜的就是像吴石、陈宝仓、朱枫这种已经经营多年、身居高位的传奇特工。

当时在台工作的情报人员大致分为三条各自独立的线路,一路就是台湾工委及下属组织、另外一路是由中共华东局派遣入台的特工、最后一路是中央社会部直接派遣的情报员,而刘光典、洪国式他们就是属于社会部系统。

不幸中的万幸,刘光典小组与台湾工委基本没有交集,暂时还没有暴露,但情况依然危急。

当刘光典他们得知蔡孝乾被捕并叛变消息后,立刻向中央发出预警信息及撤退请示,为了安全起见三人分头行动,做着撤离准备。

刘光典赶去了基隆看看有没有离开的船票,洪国式去了台北火车站查阅列车时刻表,王耀东因为是本地人,所以跑去了台南地区。然而就在刘光典焦急地等待着最近一班轮渡开始售票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洪国式被捕了。

在后来很多记载中都认为洪国式也做了叛徒,供出了组织的其他成员,其实当时并非如此。

洪国式的被捕十分偶然,他是由于在火车站与一名滋事的无赖产生冲突,被警察带回警局,结果这位经验丰富的“老情报”却因为急于离开而露出马脚,最终被捕。

而且早在这次抓捕之前,就已经有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务打入了中共情报网内部,洪国式、刘光典早已被暴露,只不过洪国式非常不走运,因为这点儿小事栽了跟头。

在审讯中,洪国式故意向国民党特务“供认”出刘光典的去向:“他回香港取电台了。”虽然后来特务们分析出刘光典应该没离开台湾,但就是这中间短短的时间,成为了刘光典顺利脱身的“空窗期”。

暂时脱离危险的刘光典开始了漫长的逃亡之路,他突然间就像一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飘摇不定,不敢相信任何人,也不能再去找其他有过交集的同志,目前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他们这个三人小组的另一个成员,王耀东。

在后来公开的台湾官方资料中,关于刘光典的记载十分粗略,只是说:“匿居山间,掘地为穴,过着长年类似原始人的生活……”。

但是就在年,一本名为《一个匪牒的逃亡故事》的小册子,被刘光典的后人在台湾拍卖网站上发现并不惜一切代价买了下来,这才揭开了历史的谜团。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原来刘光典脱身后几经周折找到了王耀东,将所有的情报文件转交给他,并让其火速撤至台南等消息,然后又孤身一人回到居住地冒险将其他重要文件全部取出带走,赶往台南与王耀东汇合。

安全碰面后刘光典借宿在王耀东亲友家的牛棚里,不能外出,因为当时台湾全岛都贴满了通缉他的告示。

虽然刘光典一直想找机会离开台湾回到大陆,但是在当时那种全面戒严的高压态势下,这几乎是痴人说梦,更何况中共在台情报网几乎被连根拔起,就算有侥幸逃脱的同志,也都无法联系上了。

在这种身处绝境的时候,刘光典依然没有放弃,为了不连累别人,他和王耀东决定潜入深山。

就这样二人进入了台南的旗山区域,在山林间挖了两个仅够容身的地穴,并用茅草将其“装修”了一番,在后来台湾当局公布的照片中有这样的描述:“洞穴之出入口宽50公分,高60公分,洞内长公分,深公分……”。

就是在这种半原始的生活状态下,二人依靠野菜、野果等勉强果腹,从年3月直到年2月,整整在深山中熬过了四年时间。

期间他们曾经偶尔与山民有过接触,也试图联系幸免的同志,甚至还很多次想要找到离开台湾的船,但终究未果。

最终一名曾经与刘光典接触过,叫胡沧霖的情报人员被捕后供出了二人的行踪,一场大搜捕开始了。

2月13日,刘光典、王耀东在台南与高雄交界处的山林中被大批军警围困,最终被捕。

被捕后的刘光典十分从容,面对严刑逼供毫不畏惧,始终没有透露一点组织的秘密,气急败坏的保密局特务们想出了一个无比恶毒的离间计。

他们找了一个与刘光典样貌十分相似的人在香港频繁露面,而这个“替身”不但大肆宣扬要与党脱离关系,还不断发表反动言论蛊惑人心,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连组织上当时也认为刘光典叛变了。

面对国民党特务如此下作的做法,刘光典不为所动,虽然他知道自己甚至是家人都有可能因此被人误解和冤枉,但是他坚信终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他无愧于心、无愧于组织,就这样他被秘密的关押了将近5年的时间。

身陷囹圄的刘光典度日如年,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家人更加备受煎熬。

自从年他离家去“做生意”后就一直杳无音信,他的妻子王素莲拉扯着三个子女,结果年她们却等来了刘光典已经“叛变”的消息,对于这一家人来说,无异于天塌地陷一般。

虽然王素莲坚信自己的丈夫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但是她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也是百口莫辩,只能默默忍受。

年10月,本就身体不好的王素莲因为长期心情压抑导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2岁,刘光典的子女们一夜之间都成了孤儿。

后来据刘光典之子刘玉平回忆,他们姐弟三人虽然后来由亲友照顾长大,但是那种在别人的白眼和指点中成长的经历简直是无法形容的压抑,甚至刘玉平一度十分怨恨自己的父亲。

这就是情报人员最无奈的苦衷,一旦上线遇害,他们的身份可能将永远无人知晓,哪怕他们死了,都有可能祸及妻儿甚至被屈含冤一辈子。

说到刘光典的上线就不得不再说一下洪国式,这位一度被认为“叛变”的老情报员,也是到了多年之后才被洗清冤屈,其实他是在年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了,并且残忍的肢解后扔到了河中,尸骨无存。

年2月4日,已经失去耐心的台湾保密局终于在台北新店安坑刑场杀害了刘光典,他的事情也渐渐被人遗忘。

然而就在年,台湾解除了长达38年的“戒严令”,很多在台人员回到大陆探亲,同时也传回了很多绝密信息。

一位当年幸存下来的老地下党带回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百人名单,名单上面记录了当年牺牲同志的信息,其中就有刘光典的名字。

自此,组织上和刘家的后人才知道,刘光典并没有叛变,也不是在台湾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早就牺牲了。

后记

随着之后越来越多的书籍、文件和解密资料浮出水面,人们才真正了解到了刘光典的英雄事迹。比如之前我们提到的那份小册子,以及年台湾出版的《安全局机密文件汇编》,还有台湾老兵张家林撰写的《一个台湾老兵的回忆》,大家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连贯起来,交叉比对,最终还原了整件事情的真相。

从刘光典入台执行任务,到后来被捕入狱、直至牺牲,他从来没有背叛过组织和信仰,他是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刘玉平为了确认真相,甚至还在年向台湾“戒严时期不当叛乱匪谍审判案件基金会”提出了赔偿要求,结果遭到拒绝、不予赔偿,这也就更加坐实了刘光典当年没有叛变。不得不说,刘玉平此等高明的手段确有乃父风范。

后来刘玉平还在台湾友人的帮助下寻找到了存放在六张犁灵骨塔的父亲骨灰,他将其中一半迎回大陆,另一半依然留在台湾,其中期待两岸统一之心不言自明。

大家应该都知道,真实的地下工作比影视作品中残酷何止百倍千倍,那些情报人员每天都游走在死亡的边缘,每一刻都要面对尔虞我诈,同时还要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要一生背负骂名。

即便到现在,那些曾经牺牲在台湾的红色特工们仍然有几百人不知所踪,他们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祖国和信仰,但也许连个名字都没能留下。

希望海峡两岸早日迎来统一的那一天,也许到时还会有更多的无名英雄能重见天日,更多的英灵可以魂归故土。

我们不应忘记他们,他们是一群身处地狱深渊却从未放弃追求光明的忠诚战士,而五星红旗就是他们信仰的灯塔,吾辈应向千千万万个无名、坚忍、忠烈、舍死的“刘光典”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