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陵园里的抗日先烈纪念碑和将军墓,感受

接上一回,参观了广东航空纪念碑,也走进了抗日亭,回想了曾经的爱国豪情。抗日亭是中轴线的终点,沿着中轴线,缓缓地向纪念碑走去。中间的名字碑,还有远处的纪念碑都历历在目。层层叠叠的山峦,就像是天然的绿色背景。广场上步行锻炼的有家长,也有祖国的花朵们。再一次路过名字碑,这个曾让我动容不已的地方。

1.远处的纪念碑历历在目

接上一回,参观了广东航空纪念碑,也走进了抗日亭,回想了曾经的爱国豪情。

抗日亭是中轴线的终点,沿着中轴线,缓缓地向纪念碑走去。

中间的名字碑,还有远处的纪念碑都历历在目。

层层叠叠的山峦,就像是天然的绿色背景。广场上步行锻炼的有家长,也有祖国的花朵们。

再一次路过名字碑,这个曾让我动容不已的地方。

经过了名字碑,继续向前,开始有了一级级的台阶。台阶坡度很小,而且中间间隔比较多,所以丝毫不觉得累。走到台阶上,再回头看看来时的道路。一步步的路,一级级的台阶,行走在追忆的过程中。四角都有铜宝鼎,陪伴着这一群热血将士们。四只雄狮守卫着纪念碑,对,他们的确是威武之师。由罗马式半圆弧形柱廊和纪念碑组成的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最北端,也是整个陵园中最重要的建筑。

2.走上了纪念碑前的台阶

经过了名字碑,继续向前,开始有了一级级的台阶。

台阶坡度很小,而且中间间隔比较多,所以丝毫不觉得累。

走到台阶上,再回头看看来时的道路。

一步步的路,一级级的台阶,行走在追忆的过程中。

四角都有铜宝鼎,陪伴着这一群热血将士们。

四只雄狮守卫着纪念碑,对,他们的确是威武之师。

由罗马式半圆弧形柱廊和纪念碑组成的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最北端,也是整个陵园中最重要的建筑。

纪念碑高19米,为古罗马风格的圆柱体,底部为方形基座。基座上竖立着一个威武雄壮的十九路军战士铜像。战士肩抗步枪,腿上扎着绑腿。基座镌刻李济深手书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人们没有忘记他们,在基座下还有人们敬献的花束。下面还提及了建碑时,指挥将领共同的参与。纪念碑背后是一座半圆形的弧形柱廊,柱廊两端为门亭。右亭正面墙上刻有的“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文,是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撰文书写的。左亭正面墙上刻有的“十九路军公墓纪念碑”碑文,是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撰文书写的。

.仰望着纪念碑

纪念碑高19米,为古罗马风格的圆柱体,底部为方形基座。

基座上竖立着一个威武雄壮的十九路军战士铜像。战士肩抗步枪,腿上扎着绑腿。

基座镌刻李济深手书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

人们没有忘记他们,在基座下还有人们敬献的花束。

下面还提及了建碑时,指挥将领共同的参与。

纪念碑背后是一座半圆形的弧形柱廊,柱廊两端为门亭。

右亭正面墙上刻有的“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文,是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撰文书写的。

左亭正面墙上刻有的“十九路军公墓纪念碑”碑文,是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撰文书写的。

离开了纪念碑,走过一排排松柏之间,气氛十分肃穆。重新折回到通往东门的道路,从那里沿着步道朝出口方向走。路过了将军墓,曾经戎马一生的将领们,最后也长眠于此,陪伴着自己的伙伴们。戴将军,时任警备司令,前面看到的抗日亭就是他所书写的。时任十九路军总指挥的蒋光鼐将军。时任十九路军副总指挥的蔡廷锴将军。附近还有将士墓、水泥棺,正封闭整修中。

4.陪伴着伙伴们的将军墓

离开了纪念碑,走过一排排松柏之间,气氛十分肃穆。

重新折回到通往东门的道路,从那里沿着步道朝出口方向走。

路过了将军墓,曾经戎马一生的将领们,最后也长眠于此,陪伴着自己的伙伴们。

附近还有将士墓、水泥棺,正封闭整修中。

戴将军,时任警备司令,前面看到的抗日亭就是他所书写的。

时任十九路军总指挥的蒋光鼐将军。

时任十九路军副总指挥的蔡廷锴将军。

整个墓园植被覆盖率极高,还偶尔有这些红色的植物点缀其中。重新走回了小广场,在刚进门时的长廊里坐了一会,让思绪静静地平息。他们日复一日地走着,而我只是偶尔来一回的过客。看到了大门,也意味着这次旅程渐渐接近尾声。离开大门的时候,想起了没有参观到室内部分,略有些遗憾。我想,也许下一个春暖花开时,能够好好地弥补。下一节,还有更多的目的地在等着你我同行。

5.期待下一个春暖花开时

整个墓园植被覆盖率极高,还偶尔有这些红色的植物点缀其中。

重新走回了小广场,在刚进门时的长廊里坐了一会,让思绪静静地平息。

他们日复一日地走着,而我只是偶尔来一回的过客。

看到了大门,也意味着这次旅程渐渐接近尾声。离开大门的时候,想起了没有参观到室内部分,略有些遗憾。我想,也许下一个春暖花开时,能够好好地弥补。下一节,还有更多的目的地在等着你我同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