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一片公园般的区域,这座纪念碑仿佛是地上的一道裂痕。一道长长的、光滑的黑色大理石墙从大地中浮现出来,又渐渐隐匿于大地。
接近纪念碑时,地面缓缓向下倾斜,低矮的墙壁从两侧向中间延伸,在地面的最低处会合。纪念碑前的草蓊蓊郁郁,让我们几乎无法辨认出纪念碑上雕刻的名字。这一长串的名字让人觉得似乎没有穷尽,也让这些名字所代表的个体凝聚在了一起。”
这段话是越战纪念碑设计者林璎对此设计的原始描述。
侵删林璎说:“我认为越战纪念碑不应是大地上增加的东西,而应是战争为大地留下的一道伤痕。”
相较于其他纪念碑的雄伟高大,这道大地的“伤痕”让人们对纪念碑又多了几分敬畏之感,它的庄严会使你不知不觉停下脚步。
这道“伤痕”之所以如此与众不同,是因为林璎做了减法。
“减法”是莱迪·克洛茨提出的开创性概念,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引发了国内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