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抵海德堡
穿过斑斓的秋色,南哲德国比利时海外教学团队来到了本次访学之旅的第二站——海德堡。这座被荷尔德林称为“母亲”的城市孕育了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它的全名是Ruprecht-Karls-UniversittHeidelberg(拉丁语为UniversitasRupertoCarolaHeidelbergensis,它被亲切地简称为“RupertoCarola”),此名乃是为了纪念海德堡大学的建立者普法尔茨选帝侯鲁普莱希特一世,以及十九世纪初挽救颓势、重建海德堡大学的巴登大公卡尔·弗里德里希。
现代海德堡城市的历史从文献中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彼时一个名为贝格海姆的小村子如今已成为现代海德堡城市的中心区域。同样标识着海德堡古老历史的是王座山上的城堡,虽然它的早期历史已难寻觅,但人们相信它最早可以追溯至十二世纪普法尔茨伯爵驻地的行宫。城堡的遗迹并没有占据山峰的制高点俯瞰众生,它只是蹲踞在山腰,静静注视着内卡河的波涛,还有往来于河畔、寻求真理的行人。
留存至今最早的海德堡城堡图画
一三八六年十月十八日,在圣灵大教堂的主教大礼弥撒上举行了海德堡大学的成立仪式;十九日,大学进行了第一堂讲演课。海德堡大学的历史就此拉开了它的序幕。按照来自罗马的教皇特许,海德堡的这所新建大学将按照巴黎大学的模式运转,开设神学、哲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院。新的大学为那些被迫离开巴黎的德意志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庇护:由于天主教会分裂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的立场,这些教职人员与学生们被从巴黎大学中扫地出门。从此以后,从贝格海姆到圣灵大教堂的大道两侧,陆陆续续建起汇集知识的殿堂,进而形成了充满生机的海德堡老城校区。
圣灵大教堂的尖塔见证了这所大学六百多年来的风云:中世纪大学里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十五世纪末期经院哲学的衰落与人文主义的兴起,马丁·路德的海德堡论辩以及宗教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潮的壮大,以及第三帝国时期纳粹的阴云笼罩——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七日,在大学广场上发生的焚书事件意味着海德堡变成纳粹党控制下的学校。今天,人们可以在大学广场中央的地砖上看到一句铭文:“凡被印出之物皆属永恒。”它警示了那段不可遗忘的历史,向人们训示着精神与文明长久绵延的生命力。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广场前方“新大学”会堂上的雅典娜女神像,以及镌刻在门上的校训——“为了鲜活的精神”(DEMLEBENDIGENGEIST)。
构成这鲜活精神的,正是海德堡的一代代学人。翻开海德堡大学历史上毕业生和教职员的名录,在那群星闪耀之间,人们可以辨认出黑格尔、马克斯·韦伯、伽达默尔、雅斯贝斯、哈贝马斯,他们曾就职于此;还有罗伯特·舒曼、费尔巴哈、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汉娜·阿伦特,他们曾在此求学。海德堡与他们生命的某个时刻相重合,由此迸出了明耀的火光。年,黑格尔接受了来自海德堡大学的教职并开授“哲学的百科全书”这门课程;次年,他出版了《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纲要》。年,马克斯·韦伯来到海德堡大学任教,海德堡时期他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