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公园原名成都市少城公园,始建于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公园之一,也是四川近代第一座公园。
少城公园与中国近、现代的两个重大史事密切相连,一是辛亥革命,一是抗日战争。今天当我们站在祠堂街东、西任何一端,都能看到两个标志性的建筑,一个是“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另一个是被成都人亲切称呼为“无名英雄”的“川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东门广场,这也是当年川军出川誓师大会所在地。
民国二十六年(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共40余万人即赴前线杀敌。抗战期间,四川籍将士余万人加入国民革命军等部队出川抗日,伤亡达64万之众(阵亡人,负伤人,失踪人),伤亡人数居当时之冠。
民国二十九年(年),为纪念川军将士血染疆场,各界呼吁和发起了募捐运动,修建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
民国三十三年(年),雕塑大师刘开渠设计并取名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最终选中川军一位班长张朗轩,成为“无名英雄纪念碑”雕塑的原型模特。
纪念碑坐西南朝东北,由基座、碑体、塑像三部分组成,整体高约8米。纪念碑塑像造型是国民革命军人,身背大刀、斗笠、背包,身着短裤,扎绑腿,穿草鞋,手握步枪,跨步向前,即刻准备冲锋。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是川军浴血抗战的真实形象,是中国抗战历史的光辉象征。这是一个战士的雕塑,这是一支抗日军队的雕塑,这也是一个民族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