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张凯丽以《军嫂》一书摘得工程奖和最佳故事奖。
同时她主演的话剧《纪念碑》更获得“梅花奖”。
台上张凯丽早已声名鹊起。
可从台上走出来的张凯丽却遇到了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婆媳关系问题。
刚刚跨入婚姻,婆家就无声无息地上门了,老公也叮嘱张凯丽一定要注意:
“我爸妈一辈子辛苦了,你要照顾好他们”。
张凯丽声泪俱下地同意了,在冥思苦想了一晚上之后,做了个出乎大家意料的动作.
张凯丽生于年冬。
朦朦胧胧的目光中,渗透着一种好奇。
见女儿的眼睛在滴溜溜地转动,家长们笑得合不拢嘴。
好在家中并无重男轻女之念,是全家小宝贝。
出生在东北最不能缺少白雪皑皑。
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张凯丽可以无忧无虑地玩雪。
打雪仗的、滑雪的、堆雪人的...这一切的一切都陪伴了她的童年。
妈妈见女儿这么爱滑雪,就为她报名参加短道速滑训练。
张凯丽被教练训练成了职业速滑选手。
那时她有个好朋友叫叶乔波。
两人在短道速滑队中表现相当,有些高难度动作,她更胜于彼此。
两人也曾经约定:与彼此携手共进、冲上冠军。
不过,刚刚学了三年多书的张凯丽由于身高原因,多次受到比赛限制。
相反,他的好朋友叶乔波却一路疾跑,终于进了国家队。
她逐渐丧失了自信,感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职业。
家长们听说女儿会放弃,非常遗憾,但是对女儿的决定仍然表示尊重。
那段经历使她终生牢记。
尽管没能成为运动员,她对于短道速滑却始终不减喜爱。哪怕是成为演员后,遇到比赛她还是会去观看。
重归校园的她已不合群,分数虽不差,却始终处于中等偏上。
家长见女儿成绩如此,有点担心她考不好中学。
张凯丽心里也清楚,成绩没有希望了,她选择当了兵。
遗憾的是当一名军人并不简单。
日常培训,把张凯丽累得喘不过气来,给爸妈写信抱怨。
班长也扣了这封信让她的家长不认识。
苦了两三年后,她实在熬不住了,便自愿申请参加宣传队。
年张凯丽离队到戏校听课学演戏。
“张凯丽,你上台演一段哭戏,眼泪不能挂脸上”。
张凯丽频频点头快步走上讲台酝酿感情,扭头大哭。
她哭得狼狈不堪,眼泪却没有全部糊在脸上,而是一滴滴掉落着。
老师点头并在全班面前夸耀自己演技控制得很到位。
毕业的那一年班主任连写了3封举荐信想让她留校当老师。
不出意外的话,她将直接被留在学校里。
但不料煤矿文工团点名让她当话剧演员时,校长非常为难,最后将她分配在文工团。
“张凯丽,准备一下,要出去巡演”。
“张凯丽,明天去部队文工团汇演......”。
来文工团以来,张凯丽一天都没休息过,一直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她也有点后悔,明明登上舞台这么多,却一个奖也没有得。
每一次领导们都唏嘘不已,表示自己演技相当不错,咋就没有拿到排名?
时间一长,自己就淡泊名利。
没拿过奖不要紧,只要是在自己喜欢的话剧舞台上献身精神,那都是自己的福气。
却不料,当张凯丽不再抱有希望的时候,却一下子火了!
02、34岁时嫁给圈外丈夫,结婚后有了女儿
年张凯丽调中央话剧团。
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她便收到了《渴望》的剧本。
“导演,这个角色我拍不来”。
张凯丽收到剧本后,第一时间拒绝了。
她看过剧本后,感觉形象与女主差距太大,即使她有很好的演技也演不好这段悲怆情怀。
导演并不恼,要她到剧组多试镜,找找看感觉。
来到摄制组,张凯丽见李雪健和毛阿敏也在场,心中默默思索:
能请来那么多红红火火的球星,这档节目在日后的受欢迎程度一定是非常高的。
所以她一改初衷出演女一号。
戏一公映,几乎到了万人空巷、只需当街一叫:“急于播种”。
人们都跑到家里来观看这一工作。
身为女主,她更幸运获得了“两个大奖”,成了“双料视后”。
年,张凯丽的人气冲刺全国,成为“十大名角之一”。
一时间她先后被话剧团提拔了3次,成了大家艳羡的红红火火演员。
在事业上大红大紫的同时,她也在担心着自己的婚姻。
父母催了几年婚,她早已成了“老姑娘”,如果再嫁不嫁,将来一定会闹出笑话的。
有一次,她到广州表演时,碰到一位天才男孩。
对方也跟自己点过同样的菜式,自己去洗干净手之后,就坐错地方直接吃饭。
对方急忙跑来告诉她那是他的饭,她也和人着急得几乎要吵架。
店员对张凯丽说自己点菜还没有做好,要张凯丽稍等片刻,张凯丽就不好意思站起来了。
不打不认识,两人相视一笑,终于成了好友。
这男生,正是张凯丽老公张建全。
张建全的长相并不特别帅,生意也很平淡,一个月拿的报酬,也不及她的十分之一。
可她却不知怎的,只要没见过面,便想他了。
很快,两人默契地走到了一起,没人主动告白,但是两人心有灵犀般提出了婚事。
经过一年的相处,他们进入了婚姻。
刚满半月,张凯丽主演的电影《军嫂》就再度走红,并再夺两奖。
而她出演的话剧也获得了最高奖“梅花奖”。
这时的张凯丽堪称“红得发紫”。
可是戏外她却遇到了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婆媳问题”。
也不知是婆家怕媳妇太狠,会把儿子压在一头,两人结婚还没六个月,婆家便主动进城了。
她手头并不拮据,想为婆家买房居住,婆家可是咬紧牙关坚持着,想跟她们过日子。
万般无奈的她只有住在大屋子里,与婆家相依为命。
张凯丽深知婆媳相处、易生事端,希望老公说服公婆。
不料,丈夫却说:“父母一生辛劳,你们应该多多关心”。
立刻,张凯丽的眼眶里全是通红的,憋得慌,一个人回了病房。
她无法理解丈夫为何无法体贴入微?
经过彻夜未眠的思考,她决定“既来之则安之”地将岳父岳母视为父母。
公婆过来还不到6个月的时候张凯丽已经怀孕。
看媳妇这么辛苦,她们劝媳妇别拍了,待在家里养孩子。
张凯丽拒绝了,婆家也跟了过来,当她在摄制组身体不适的时候,岳母马上上前送了温开水,口袋里还有几粒酸梅子。
见公婆待自己那么好,心里很暖。
在拍摄了一场戏之后,她又推了别的戏约定,放心地在家里等着生产。
过了一年女儿生了下来,不舍得把女儿留在自己家,也就不急于回来了。
老公是个作家,生意并不忙,全家5口人,过着暖暖的生活。
每天清晨,老公要买菜煮饭,婆家要早起打扫。
她想干活,婆家让她休息好,别辛苦了,家里还有她们的。
出嫁的时候,老公要她多多照顾公婆,没想到有了孩子之后,全是公婆照顾着。
张凯丽从这个时候开始才真正将公婆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
老公的妈妈,在家就是老幺了,上有几个弟弟和妹妹。
公公亲戚比较多,堂弟得坐十几张桌子。
听说他们家有一个明星媳妇,隔三差五的,便有上门串门的,想认识一下张凯丽。
婆婆怕亲戚干扰媳妇的生活,每当亲戚过来时,公公婆婆都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出门,再将亲戚们安排在外酒店。
起初她并不清楚,也认为婆家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次带女儿购物,巧遇岳母陪同表叔家购物,方知实情。
张凯丽对婆婆这样做有点不明白,说她是明星却又平凡。
总不因当了明星而断送家中所有亲人。
后双方亲属前来,由她安排在家住着。
客房内不能睡觉的,可以在阳台搭个简易床休息。
婆媳关系实际上是非常融洽的,只需要对方多一些体贴即可。
女儿张可盈入学时,婆家主动要求两人接小孩,并要求张凯丽拍戏。
她本不愿再回来,可婆家却总是告诉她:
“女人要自强,万一以后婚姻不幸福了,有自己的事业不是更好一些吗”?
想到这一切,她就回来拍戏了,并将女儿留给岳父岳母抚养。
公婆非常本分,接女儿时,都要把一箱牛奶放在包里。
孙女们肚子饿了,便把牛奶拿来让孙女们吃。
张可盈被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呵护得非常活泼。
女儿长到一点大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在叫爸爸妈妈,于是她回到家就叫妈妈。
张凯丽立刻起鸡皮疙瘩,对女儿说以后不如叫她的名字吧。
每当看到母亲的戏码时,女儿都会乖乖地躺在沙发上看而不动弹。
爷爷奶奶看见了,笑着说:“今后家里还会有明星”。
张可盈15岁时就在妈妈的协助下成功进入圈内发展。
但她在一边拍戏和一边考戏校时都想进修演技。
女儿老婆都是大腕,张建全最紧张。
将近50岁的时候,张建全忽然说他想创业。
张凯丽二话不说,就给老公一千万给他开了一家公司。
却不料一窍不通的张建全一口气输得倾家荡产。
张凯丽很不情愿,对老公说,要是没那幸运的话,就别瞎折腾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老公冷不丁哼哼唧唧了好多天也没有回家。
婆婆见儿子胡来就直揣着自家擀面杖找他算帐。
在岳母心中,张凯丽是个顶天立地的媳妇,儿子还是不爱惜,这样岂不是欠了一顿痛打?
其实老公并不是不开心,而是想证明他也很优秀。
两人交流后,张凯丽决定与老公共同创业,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老公的公司便进入了平稳发展期。
张凯丽为这个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令婆婆非常感动。
她表示前世一定干过不少善事,才会拥有张凯丽那样一个好媳妇。
善待公婆,更亲近亲人。
张凯丽工作忙,陪亲生父母的时间少。
她每到一处新址拍戏时就将本地特产寄回家乡。
家长们在吃饱喝足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拍下了照片发给了她。
看到父母高兴的样子,她就心情舒畅。
逢年过节,张凯丽几乎不在家生活,都是回娘家。
公婆从无怨言,还事先准备了鸡鸭鱼肉、坚果之类的礼物,塞了满满一车,要她带到亲家母那里。
亲人浓浓的爱,裹挟了她一生,更使张凯丽在无忧中奋斗。
早在年她就获得了一级演员的称号,戏约一直没有中断。
从饰演妙龄姑娘到现在的“婆婆,母亲”,她不断突破表演。
再加上张凯丽也会上几档综艺节目与年轻人打闹。
其实,她并不是想让自己有多火,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态年轻一点。
她表示,跟年纪相仿的演员相处,她们就更被动了,总在意自己戏约不佳,只当配角这几点。
但是跟年轻演员们录节目时,她却可以看出她们身上那种拼搏劲儿。
3月,张凯丽的新剧《心想事成》开播,播出不到2集,拿下全国收视冠军。
然而她在里面的表现,被很多人嘲笑,有的人觉得她表演有点张扬,好像要被综艺左右。
不知你看过张凯丽作品后是否感觉到自己演技浮夸?
一位在话剧舞台上沉淀了很多年的老戏骨,他的表演值得肯定,他不会认真得“五官乱飞”。
然而张凯丽在近两年上了太多综艺了。
身上又有一点“喜剧气息”,若控制不好,可能就是下一个“刘敏涛”。
除了演技之外,张凯丽结婚以及婆媳关系也的确是值得羡慕。
就像是她的好友说的:“她和婆婆住了20多年,没有吵架过,很厉害了”!
一个妇女,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是非常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