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创始人李洛能先生,他先后教授了十几个弟子,其中刘奇兰、宋世荣、车毅斋、郭云深、白西园、张树德、刘晓兰、李太和被称为其八大弟子!
在其八大弟子中又以山西的车毅斋、宋世荣与河北的刘奇兰、郭云深为最,除了他们的武功相对较高外他们所传的弟子的名气与人数也较其他人较高较多。
形意拳发展到现在大约有几百年的时间,到如今除了各地的形意拳练习者外,却没有保留下多少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遗迹及很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山西太谷县的车毅斋武馆与河北深州城外郭云深墓碑还算是比较有历史价意义与文化价值的东西吧!
车毅斋武馆车毅斋武馆坐落在太谷县贾家堡坐北朝南一所青砖青瓦古老又有些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内,这个武馆就是当年车毅斋先生教授弟子与练习形意拳的地方!武馆一切基本如旧,山西太谷车氏形意拳传人高宝东先生在贾家堡村委的支持下管理与维护着车毅斋武馆。
武馆内景在北房屋内贴近北墙正中安放着车毅斋先生纪念碑。
纪念碑正面纪念碑内容年车毅斋先生仙逝,在车毅斋先生去世之后经其弟子与儿子多年酝酿,于年由车毅斋先生的弟子李复祯、王凤翙、布学宽及刘俭等人操办具体事宜,决定修建车毅斋先生纪念碑。
此碑选用优质青石,碑文由太谷人孙丕基执笔撰写,碑正面(阳)额头篆书四字:“是为不朽”,碑的正中由上往下篆书十五字:“清华翎五品军功车君毅斋纪念之碑”。以上篆书均出自山西书法名家榆次车辋常赞春先生之手。
碑阴面之碑文:“车君毅斋纪念碑记”则请太谷人武中洲先生楷体所书。碑文共20行计共字,其中碑文内容字其余记载弟子门人等文字。
车君毅斋纪念碑记
拳术,中国绝技也,有少林内外家之别。吾郡则自咸同间此术独盛,一曰王长乐弟子,一曰戴文雄弟子。长乐,交人。戴氏小字二闾,则祁人也。戴氏祖传心意拳,少林外家支派,外传李老农。老农为吾世丈孟綍如先生座上客,再传车毅斋。时予家客有燕人冯四者,亦精拳术,且能只马入乱贼中夺妇归。若论拳术,自愧不如老农甚。而毅斋得老农之术特精。尝游津,遇日人,知毅斋名,较剑术。日人奋然临,毅斋慢然应,倭败色沮,愿师之,毅斋婉谢焉!人问其故,毅斋曰:岂可使吾国绝技而传之外人耶!毅斋平日于治田外,别无事事,遇人恂恂不自足,而独于恤贫济孤事,不少吝。予家旧有商业在斜阳寺前,燕人宋氏父子实经营之。宋氏亦心意拳术中人也,述毅斋事绝详。毅斋死,予以纂入县志方技传内。而毅斋门弟子王凤翙等立碑纪念,问序于予,不获辞,固略述其事如右。毅斋名永宏,行二,世居桃园堡,今为贾家堡人。
车毅斋纪念碑上录弟子15人,排名顺序为:李复祯、王凤翙、孟兴德、白光普、孟天锡、李发春、布学宽、王丕春、武杰、贾桢、郭崑、王培本、王之贵、赵钰、刘俭。碑中未录樊永庆、吕学隆(因此时二人已故)。这样,车毅斋的正式入门弟子共计17人,碑中录徒孙56人,其中以李复祯与布学宽、刘俭的传人为多,影响甚大。但李复祯的名弟子陈际德、乔映霞(锦堂)、乔映庚(鑑西)未录,原因有待详考。车毅斋生三子:兆烈、兆俊、兆杰。孙男:福临。
纪念碑于民国十四年(公元年)乙丑七月勒石,碑刻由寿阳人马志鹄刻,纪念碑开支费用由弟子门人均摊,其中尤以中元师傅王凤翙捐资百圆为最。纪念碑刻好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立起,而存放于贾家堡村车毅斋先生故居。
社会几经起伏、年代几经变迁,此碑也几经迁变。年后,由于自然灾害,庄稼无收,车老太太一气之下,得病身亡,加之两个儿子染上毒瘾,家中生活无法维持,迫于无奈,只好倾家荡产,变卖房产,无家安身,便于民国二十年(年)搬到本村高庆康院内。
特别是在七、七事变之后太谷沦陷,太谷高庆康先生将其隐藏,日寇多次找到布学宽、吴治泰、孟立刚、张永义、孙德义等人索寻,都遭到众人拒绝!特别是日寇对刘俭毒性拷打!刘俭先生宁死不屈、矢口否认终于保住了此碑。
文革时期高宝东出于对车毅斋先生的敬慕与对此纪念碑的挚爱,冒着被红卫兵批斗的风险,趁人没有注意将此碑收藏于老宅院门道,直到年贾家堡村委提供了位于车家巷16号院,才将车毅斋先生纪念碑迁于现址车毅斋武馆。
本文作者为济南尚派形意拳名家梅殿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