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磁县,前往探访北朝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的坟墓“天子冢”,在讲武城镇八里冢村东十字路口西北角与前方来车会车时,看到这通建筑垃圾堆中的三烈士纪念碑,看其形制非同一般,遂抬手拍下几幅照片,回来途经时又拍了几幅。(王子瑞摄)
由于数人同行,加之时间有限,当天未能下车到近前细看。网络查询可知,这通纪念碑背面亦有碑文,日后定当安排时间前往仔细查看。图为回来路上拍摄的纪念碑背面。
纪念碑上方的浮雕五角星,十分清晰和醒目,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说明它的性质。历经74年历史的纪念碑,沧桑感十足。纪念碑所在的讲武城,唐以前称武城,宋代以后改称讲武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后,经常活动在这里,把此地作为培养武将的基地。
纪念碑的全名为“李致敬、李献、史安琴三烈士纪念碑”,从三烈士的名字分析,很大可能是二男一女。这通纪念碑是民国三十五年四月(年)建立的,落款为“曹家洼农会”。在目前的地图和行政区划上,已经查不到“曹家洼”这个村子了。
从网上一张纪念碑背面的照片上碑文可知,这通纪念碑纪念的三烈士是邯郸市涉县“后原曲村人”。碑文有“抛头颅洗(洒?)热血”“减租减息”等字样。
网友“我的故乡在大行”曾经在网上介绍这通烈士纪念碑,希望寻找烈士后人,涉县民政局回复说这里就是一痤冢,并没有尸骨。图为纪念碑亭的顶部,沧桑感十足。
网上介绍讲武城镇“风景名胜”的文字中,说该镇有“抗日烈士纪念碑2座”,不知道这是不是其中之一。图为建筑垃圾中的“李致敬、李献、史安琴三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