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1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陈俊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各位老师……我对八年级物理上册第—页的例题中的碑心石的质量为.3吨存在疑问。因为,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页的课文中碑心石的质量为60吨。”近日,武汉初中生彭翌程为他在语文和物理课本上发现的一处“矛盾”发邮件向人教社寻求解答并得到回复。
语文教材中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重量的描述。
物理教材的习题计算出的碑心石质量与语文教材不符。
彭翌程是武汉市第49初级中学班学生,12月18日,他发现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提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重60吨,但物理教材中的一道例题计算出来的碑心石质量是.3吨,二者相差很大,不可能是误差造成的。他上网查阅资料,却发现网上的说法也不一致。
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班主任杜晓姣,杜老师鼓励他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发邮件,写出自己的困惑,自己寻找答案。
彭翌程通过邮件,向人教社请教自己的困惑并获回复。
彭翌程说,没想到邮件发出后,很快就得到了人教社中语室的回复:“同学你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重量为60吨。起初开采的石料吨左右,粗加工为一百多吨,最终加工为60吨。”通过不断地探寻,最终找到问题答案,彭翌程感到十分开心,他说:“我很享受追寻真理的过程。”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彭翌程一直是个爱动脑、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常常会沉浸在数学或物理的世界中无法自拔。班上同学介绍他时,都夸他是班上的数学、物理小天才。课间,你总能看到他和同学们讨论题目,相互切磋。
彭翌程(左)和同学一起。通讯员陈俊平 摄
彭翌程(右)和同学讨论数学题。通讯员陈俊平 摄
对待所有学科,彭翌程总是想得多、问得多,最大程度地发散自己的思维,理解、掌握知识,而非死记硬背。期中考试前,他没有完成道法的背书任务,于是和道法老师赵德发签订了“对赌协议”:道法考试50分以上,免背;达不到50分,补背+默写。最后,他在道法考试中一鸣惊人,拿了班级第一。可见,他早已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好方法。
彭翌程妈妈说,孩子每天学习效率极高,校内基本可以完成作业,回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门网课,自主学习研究,看得最多的是物理方面的视频。除此之外,他还是个五子棋高手,常常冥思苦想研究残局,每天都要和电脑对弈两局。
“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只能切三刀,使它变成面积不变的正方形,如何切?”彭翌程经常带着这样的小题目“灵魂拷问”班上的同学,班上也形成了勤学善思、积极探讨的浓厚氛围。
班主任杜晓姣说:“当彭翌程的班主任是件很有挑战的事儿,因为他随时可能拿着一道自己出的数学题、物理题来找你探讨,也有可能抱着棋盘来和你切磋。这种好奇心和内驱力让他勇于面对各个难题,逐一击破。”
对于学生遇到问题刨根问底、勇于向权威部门求证的做法,武汉市第49初级中学教学校长胡国庆表示高度肯定:“这种‘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值得所有学生学习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