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之乡,绝不会就那样突然消亡……”今天上午,上海图书馆多功能厅传出了铿锵有力的朗诵声。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主办、留苏分会承办的纪念普希金诞辰周年中俄双语诗歌朗诵会在这里举行。会上,中俄艺术家、文学爱好者和少年儿童同台献艺,用诗与音乐向“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致敬。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熊健,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葛金诺出席朗诵会并致辞。熊健说,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每年都举办普希金诗歌双语朗诵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因此今天举办这个民间外交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葛金诺表示,上海有着中俄文化交流的深厚传统,在上世纪30年代就建起了普希金铜像。今天,有这么多中俄艺术家、文学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纪念这位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为中俄文化交流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朗诵会上,翻译出版十卷《普希金文集》的翻译家郭振宗(冯春),给大家介绍了他心目中的普希金。王苏、陆澄、杨明等沪上知名朗诵艺术家朗诵了普希金的《一朵小花》《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纪念碑》等著名诗作。上世纪60年代的留苏生、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教授高维彝朗诵了普希金的《冬日的早晨》。由俄罗斯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到上师大音乐学院担任外教的俄罗斯音乐教师,带领他们的学生,表演了一系列普希金诗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如《树林脱下它那深红色的衣衫》《我曾经爱过你》等。
朗诵会上,一批“最年轻”的表演者登台亮相,他们是上海俄罗斯学校的孩子,最小的只有5岁,他们带来的普希金的童话故事《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沙皇萨尔坦的故事》片段。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上个月,来自莫斯科瓦赫坦戈夫剧院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十分火爆,一票难求。这也证明,普希金作品的魅力历久不衰。《塔吉亚娜致奥涅金的一封信》是其中著名的一个片段。今天的朗诵会上,身穿碎花长裙的上海俄罗斯学校教师尤利娅·恰佩克上台朗诵,让观众听到了了原汁原味的《塔吉亚娜致奥涅金的一封信》。
朗诵会上还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耄耋老人拿着一本相册走上台,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老人名叫高晓东,年至年夏,他和另18位中国学生在被国家派往苏联第聂伯尔彼得罗夫斯克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年,他们毕业40周年的时候,收到了苏联老师给中国学生的回信,高度赞扬了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精神。当年,高晓东和徐宗和、张德富三位学生用大家集体出资购买的相机,拍摄了那个年代留苏学习生活的照片。今年是他们毕业60周年,特编印了一本相册,赠送给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希望分享珍贵的时光留影,展示老一辈的留学历史,让留学报国的精神代代相传。(新民晚报首席记者陈炅玮)